临沧市双江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城市建设、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通过“美化一条路(30公里环坝路)、治理一条河(13公里南勐河)、形成一个带(1.6万亩农田保护带)、建设六个区(行政服务区、商贸金融区、教育卫生服务区、民族文化旅游区、居民住宅区、工业适度集中区)”,最终把双江县城建设成为城市在田园风光中、田园风光在城市中的山水田园风光城市。2009年年末城镇人口4.2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3.4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规划体系、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城镇对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廉租住房建设702套35100㎡,其中:政府廉租房18000㎡、教师廉租房9300㎡、农垦廉租房7800㎡,项目总投资4209.6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所有前期工作。 县城怡安小区二期商品建设工程,占地17.55亩,建筑面积18890.72㎡,6种户型152套,总投资1527万元。现已完成全部7栋主体房封顶,进入外装修和道路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37万元。 现有水资源总量20.353亿立方米,可控制水资源总量1.12亿立方米,库塘蓄水量3583.68万立方米;年降水量873.8毫米,比去年减少73.5毫米;现有矿点17处,其中:金属矿6处,煤矿2处,采石场6处;矿床80处,29种矿产。初步探查,矿产资源储量铁矿59.9万吨,煤矿50万吨,硅藻土497万吨。 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83万亩;森林覆盖率52.3%,全县共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5.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8.8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4.79千公顷,比去年增加1.5千公顷。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城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万吨/日,城市绿化覆盖率16.7%。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县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7865元,比上年增长3.51%;据抽样调查: 农民人均纯收入2369元,比上年增长17.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27元, 比上年增长10.7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4.9%。 十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率稳步提高。2009年,年末常住人口为18.08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78‰,比上年低0.4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1‰,比上年低0.7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5.68‰,比上年低1.2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7.15%,同比上升0.84个百分点;综合节育率为86.95%,同比上升0.87个百分点;优选节育率为84.33%,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十三、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完善招商机制,优化招商环境,对外开放又有新发展。2009年在建项目18个,新签项目6个,年内到位资金35150万元(不包括市内投资5480万元),完成市、县人民政府下达任务34000万元的政府103.38%,比去年同期29555万元增长18.93%。 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8.9946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8.29%。其中:国内旅游者18.9403万人次,海外游客543人次。旅游总收入7221.43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0.1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085.64万元。旅游外汇收入19.98万美元。 十四、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0起,上升42.85%;死亡6人,下降14.28%;直接经济损失31.57万元,上升48.56%。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5起,上升25.0%,死亡5人,下降16.6%,直接经济损失0.94万元,下降82.2%;消防火灾发生伤亡事故4起,上升300%,无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97万元,上升37.76%。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0.53%,下降0.18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综合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值能耗继续降低。2009年,全县万元GDP能耗2.3089吨标煤,下降4.0%,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6576.78吨标煤,比去年同期下降25.08%,单位产值能耗0.5055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21.9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54吨标煤,同比下降29.05%。 注:年末常住人口数、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全国1%的抽样调查推断的常住人口数,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建筑业产值、非公经济增加值、脱贫人口等数据为快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