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双江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经受严峻考验、克服重重艰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历史上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县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对外需求持续回落,工业经济下滑,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面对严重困难,县委、县人民政府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突出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抓“三子”、促“三化”,果断采取一揽子有效举措,迎难而上,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全县经济在严峻形势下取得显著成绩。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工业经济持续回升,消费、投资继续较快增长,财政形势逐步转好、金融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112795万元, 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5549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2134万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112万元,增长15.5%;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2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9.1%。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8.8:29.4:31.8 调整为40.4:28.5:31.1 。人均生产总值6239元,增长10.8%。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6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78万元,比上年增长21.84 %。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8208万元,比上年增长32.05%。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动下,狠抓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一步改善,优质农产品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冬季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49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99%。其中:农业产值40726万元,增长6.82%;林业产值6355万元,增长-2.66%;牧业产值23364万元,增长8.84%;渔业产值1550万元,增长17.5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00万元,增长10.96%。 粮食种植科技水平提高,全年粮食获得增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7125亩,比上年减少144亩,下降-0.05%。其中:大春粮豆面积210379亩,增加1608亩,增长0.77%;小春粮豆面积66746亩,减少1779亩,下降2.6% 。油料种植面积10815亩,增加1561亩,增长16.87%;甘蔗种植面积110353亩,增加2263亩,增长2.09%;烤烟种植面积9963.1亩,增加7905.4亩,增长384.19%;蔬菜种植面积14327亩,减少246亩,下降1.69%;茶叶种植面积121471亩,增加8208亩,增长7.25%,其中:采摘面积75906亩,增加2687亩,增长3.67%;核桃种植面积419232亩,增加59318亩,增长16.48%。 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显著。冬季农业开发完成52627亩,占计划的101.6%,比上年增2296亩,增4.6%。其中:冬早蔬菜完成7394亩,冬马铃薯完成6709亩,饲料大麦完成55亩,冬玉米完成381亩,冬油菜完成7732亩,优质小麦完成16000亩,大田种草979亩,冬绿肥及青饲料完成297亩,冬大豆45亩,早青蚕、豌豆12644亩,其它特色(瓜果)面积391亩。实现冬农开发亩产值867元,总产值4564.55万元,完成计划的117%,比上年增864.38万元。 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烤烟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2009年/2010年全县甘蔗原料累计种植面积11.035万亩,比上年增0.226万亩。2008年秋、冬至2009年春,全县下达甘蔗种植任务1.9万亩(其中:2008年秋、冬植0.655万亩,2009年春植1.245万亩),实际完成19466亩,超额完成2.45%。其中:2008年秋冬植完成3839.3亩(新植3388.5亩,新植中下田982.8亩),占计划的58.6%;2009年春植完成15626.9亩(新植7979.7亩,新植中下田3167.7亩),占计划的125.51%。 全县累计茶叶种植面积达12.32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16138亩),其中:可摘面积7.53万亩,毛茶产量4772吨,与上年同期4784吨减12吨,减0.25%。毛茶销售平均价8.42元/公斤,比上年7.19元/公斤增1.23元,增17.1%。鲜叶收购平均价2.13元/公斤,比去年1.69元/公斤增0.44元/公斤,增26%。茶叶产值5378万元,与去年同期5856万元减478万元,下降8.16%。 全县共种植烤烟9963.1亩,比上年2057.7亩,增7905.4亩,增384.19%;烤烟产量3.0333万担,完成计划2.8万担的108.3%,比上年0.5679万担增2.4654万担,增434.15%;平均亩收购量152.23公斤,比上年137.99公斤增14.2公斤,增10.32%;收购金额2082.01万元,比上年341.47万元增1740.5万元,增509.72%;平均单价13.73元/公斤,比上年12.03元/公斤增1.7元/公斤,增14.15%;平均亩产值2089.72元,比上年1659.47元增430.2元,增25.93%;实现烤烟产值2744万元,比去年284万元增加2460万元,增长7.7倍。 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畜禽出栏率提高。年末生猪存栏18.6842万头,增加1.2493万头,增长7.17%,(其中:能繁母猪2.98万头,增加0.061万头,增长2.09%);大牲畜存栏5.6452万头(匹),增加0.1599万头,增长2.92%,(其中:牛存栏4.9262万头,增加0.1092万头,增长2.27%);山羊存栏2.304万只,增加0.2869万只,增长14.22%;家禽存栏62.775万只,增加6.3636万只,增长11.28%。 全年肥猪出栏12.5816万头,增加1.4501万头,增长13.03%;大牲畜出栏0.7209万头,增加0.0893万头,增长14.14%;山羊出栏1.4531万只,增加0.1708万只,增长13.32%;家禽出栏63.3869万只,增加6.9755万只,增长12.37%。 全县肉类总产量达11883吨,增加1354吨,增长12.9%,其中:猪肉10131吨, 牛肉715吨,羊肉263吨,禽肉774吨;禽蛋产量304吨;人均占有肉食71公斤。 渔业生产总量增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5139亩。其中:稻田养殖面积1277亩)。水产品产量2461吨,增加541吨,增长28.18%。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增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376.26万瓦特,完成计划的111.21%,同比增1573.79万瓦特,增20%;拥有拖拉机3251台,完成计划的100.37%,同比增252台,增长10%;农用运输车206台,同比增66台,增长50%;农用排灌机械拥有量达72台,同比增41台,增长130%;耕整机达564台,同比增250台,增80%;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达3129台,同比增616台,增20%;畜牧业加工机械达7291台,同比增2179台,增40%;联合收割机4台,增1台;机动喷雾机145台,增6台;机动脱粒机378台,增241台;拖拉机配套农具达331台,同比增64台,增长20%;农业机械总值达8021.51万元,同比增1640.72万元,增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