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地区各族人民在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今年以来,全地区上下同心协力,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中心,通过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积极采取有力宏观调控措施,努力克服了自然灾害、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影响,在艰难曲折中实现了“三个确保”的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提高,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 一、经济总量与结构 初步核算,2009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9亿元,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2.15亿元,增长35.5%;第三产业增加值21.72亿元,增长0.9%。人均GDP达到9099元,增长10.9%。 在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4.2%、38.3%、37.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3.5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9%。在各类消费品中,除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0.27%、0.4%、1.52%、0.76%,其余四大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是食品、衣着类,分别上涨4.02%和2.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16%。 年末全地区单位从业人员27228人,比上年末增加3299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7910元。 二、农牧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96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其中:农业产值8.96亿元,下降0.7%;林业产值1.35亿元,增长46.7%;牧业产值11.16亿元,增长7.8%;农林牧渔业服务业0.49亿元,增长6.5%。全地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8377.82公顷,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4195.43公顷。其中:青稞面积34144.33公顷;小麦面积6309.07公顷。油菜籽面积3272.63公顷。蔬菜面积2172.82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5.6万吨,比上年下降12.1%;油菜籽3984吨,增长7.53%;蔬菜37366.21吨,增长6.73%。虫草产量13080.78公斤。 年末牲畜存栏总数为367.94万头只匹,比上年末减少3.1万头只匹。其中:牛180.86万头,增加3.35万头;羊159.67万只,减少8.36万只。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7.34万吨,比上年增长8.3%;奶类产量7.95万吨,增长3.92%。 三、工业 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8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全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02亿元,比上年增长42.39%。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2.95亿元,增长41.15%;重工业实现产值 4.07亿元,增长43.3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年实现产值6.67 亿元,比上年增长42.5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产值4.49亿元,增长42.54%;集体企业实现产值3159万元,增长42.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产值1.72亿元,增长42.15 %;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2386.8万元,增长42.3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产值2554.2万元,增长41.9%。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 全年完成水泥产量11.15万吨,比上年下降8.76%;发电量3810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9%;啤酒25351.89吨,比上年下降3.6%;中成药(藏医药)38.71吨,比上年增长22.7%;自来水完成2422万吨;电解铜862.36吨。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4.07亿元;集体经济完成投资0.84亿元;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完成投资1.55亿元;个体经济完成投资4.95亿元。 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完成13137户,其中:农房改造3670户,游牧民定居5524户,扶贫搬迁2953户,地方病重病区群众搬迁790户,人口较少民族集居区民房改造200户。完成总建筑面积270万m2,入住率达98%以上,受益农牧民达8.3万人。完成43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26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90707.23万元,其中:自治区补助资金22448.3万元,抗震加固(设防)专项补助资金6568.5万元,新增中央投资游牧民定居配套建设补助资金12701万元,地县两级财政配套2333.5万元,援藏投入1210.4万元,银行贷款3907.6万元,农牧民通过现金、建筑材料、投工投劳方式自筹资金41537.93万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配套建设完成总投资9998.5万元,其中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8620万元。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县消费品零售额10.45亿元,增长21.4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7亿元,增长24.5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34亿元,增长21.1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1亿元,增长24.71%;其他行业零售额0.37亿元,增长23.98%。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增长较快的有:烟草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37.99%,石油制品类零售额增长26.6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运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21.48%,全年客运总量89万人次,增长24.67%,其中:公路运输完成81.32万人次,增长23.2%;航空运输完成7.68万人次,增长42.5%。 年末公路总通车里程9164公里,其中黑色路面总里程723公里。 年末全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0621辆,比上年末增长8.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503万元,比上年下降3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75万元,增长21.77%;电信业务总量7228万元,下降39.8%。全年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6080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020户,达到22192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600户,乡村电话用户3592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8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1.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8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05亿元,比上年增长6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