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6-24 广州市从化市统计局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三促进一保持”为工作主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及时出台了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市积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有效遏制经济下滑势头,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50.98亿元,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2.0%,增幅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均高于全国、全省和广州市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71.02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63.20亿元,同比增长2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8973元,比增10.19%。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10.91:48.41:40.68调整为11.10:47.04:41.86。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09年,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年末城镇从业人员8.46万人,新登记就业人数1494人,城镇新登记“4050”人员308人,已就业234人,新登记“零就业家庭”3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081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3.5%以下。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009年,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人数达25.54万人,比上年增长16.8%;征收各类社会保险基金5.34亿元,增长13.0%。支付各类社会保险金1.82亿元,比增41.7%,其中:养老金16540万元,比增38.9%;失业金323万元,比减0.6%;工伤保险金1082万元,比增1.4倍,生育保险金264万元,比增58.0%。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10.16万人,其中在职9.35万人,离退休人员8117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1.03万人,参保率达99.85%。

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个体2.13万户,从业人员5.21万人,注册资金41.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4.9%和18.6%。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9年,我市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扶持种养基地促进农民自主创业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8亿元,按价格紧缩法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0%。其中:种植业产值16.43亿元,比增5.7%;林业产值4362万元,比减9.3%;畜牧业产值6.57亿元,比增7.9%;渔业产值9707万元,比增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7亿元,比减10.6%。

种植结构不断调整。200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4.51万亩,比增0.2%,粮食总产量10.73万吨,比增4.9%,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1.27万亩,比增0.9%,总产量9.85万吨,比增5.5%;甘蔗播种面积709亩,比增72.5%,总产量0.25万吨,比增57.5%;蔬菜种植面积22.88万亩,比减4.4%,总产量31.47万吨,比减1.8%;水果种植面积38.62万亩,减少0.1%,总产量7.05万吨,比增12.0%,其中荔枝种植面积20.73万亩,减少0.4%,总产量2.34万吨,比增12.7%。

畜牧业发展稳定。2009年全市生猪存栏量23.51万头,比上年增长1.4%;生猪出栏量32.18万头,增长3.3%;三鸟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299.22万只和765.22万只,分别增长3.4%和20.7%。

全年肉类总产量3.49万吨,比增8.5%,其中猪肉产量2.39万吨,比增3.0%;家禽肉产量1.05万吨,比增21.3%。奶类产量0.64万吨,比增12.1%。禽蛋产量1759吨,比增1.7%。水产品总产量8791吨,比增4.6%。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增省、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市本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2个。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及特色专业村,“一村一品”发展到21个品种、40条村;新入选“广州特产”6个。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继续推进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村饮用自来水受益人口达95.6%。农村公交网络不断完善,实现了村村通客车。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农家店覆盖率达100%。宝趣玫瑰世界、大金峰、千鲤百花园以及溪头旅游村、田心农家乐、宣星运动谷等一批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建成并向游客开放。新创建生态文明村150条、省卫生村8条、广州市卫生村22条,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庄规划得到加强。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止跌回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出台《关于帮扶工业企业解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帮扶企业度过难关,工业生产从9月份开始累计实现止跌回升(见下图)。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96.74亿元(地区数),按价格紧缩法计算(下同),同比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8.74亿元,比增6.7%;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比增10.2%。实现工业增加值61.70亿元,同比增长4.6%。

“三资” 企业工业总产值有较大增长。2009年,受国家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影响,一些有自主品牌,产品以内销为主的外资企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全市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0.38亿元,同比增长9.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5%。

民营工业企业平稳发展。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工业总产值近4成的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7.33亿元,同比增长4.3%,增幅虽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但民营工业已成为我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大支柱产业呈现“一升两降”状态。2009年,三大支柱产业(即化妆洗涤用品,工艺美术制品和摩托车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46.65亿元、46.96亿元和42.40亿元,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36.01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化妆洗涤用品同比增长11.6%,工艺美术产品制造及摩托车制造业同比分别下降8.6%和11.5%。

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5.27%,同比上升1.38点。但总体经济效益不理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21亿元,同比下降3.2%,实现利税总额15.23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利润总额5.61亿元,同比下降16.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大幅度增加,达3.29亿元,同比增长66.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09年,根据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统计,2009年在我市有统计目录的108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中,有80多种产品生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但也有部分产品的产量有较大下降建筑业迅猛发展。2009年,全市2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量16.81亿元,增长87.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28万元/人,比增61.8%。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32亿元,比增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