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6-24 广州市从化市统计局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成立全省首家“新家庭文化屋”,建立农村及社区文化室261个,其中祠堂文化室73个。全市已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260个,提前一年完成“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的全覆盖。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革命歌曲大家唱、响水峡杯”2009中国(广州)从化迎亚运山地越野挑战赛颁奖庆典暨从化体育旅游荔枝文化节开幕式等群众文艺活动,全年累计13万人次享受到我市的文化盛宴。博物馆1间,举办大型美术书画和图片展14场,参观人数达3.5万人次。图书馆 1间,新图书馆建设基本完工。图书馆全年入馆31.4万人次,外借图书9.01万册次,全年更新流动图书达2万余册次。年末馆内图书总藏量33.16万册,比上年增加1万册,增长3.1%,在10月的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图书馆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馆验收。扎实开展“2131”电影下乡惠民工程,全年共放映电影550场(其中农村电影下乡330场次)。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启动市中心医院二期工程和市中医院扩建工程。城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平和鳌头中心镇医院建设进展顺利。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67间,其中医院3间,卫生院10间,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5间。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754张,卫生技术人员2488人,其中执业医师697人,执业助理医师153人,注册护士972人。

体育事业有新成果。2009年,我市积极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市体育中心、亚运马术比赛场馆及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家、省比赛获得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1枚;参加市比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6枚,铜牌2枚。市体校还向省和广州市输送运动员共6名。市青少年业余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我市继续深化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208个村庄规划。增从高速公路(从化段)、从化大道南段、国道105线和省道355线(城区段)升级改造等工程全面动工。完善了河东北路、旺城北小区等一批市政道路和社区基础配套设施。新增汽车、摩托车临时停车位1.3万个。管道天然气利用工程投入使用。220千伏绿洲变电站、110千伏灌村变电站建设工程竣工运营,110千伏水南站和养生谷站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大广高速公路通过国家项目核准,北三环高速、佛清从高速筹建工作有序推进。争取从化轻轨项目列入了广州市2015年前建成通车的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安排,工程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积极推进。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以空气、水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着力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城区、温泉、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和明珠工业园等5个污水处理厂和42公里截污管网工程,以及56个行政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空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优等水平。2009年,中心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值均为0.022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为0.038毫克/立方米,降尘量总平均值为3.53吨/平方公里·月,降水PH值为5.35。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38,质量级别保持优级。白天城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2.8分贝、63.0分贝。流溪河地面水监测10个点29个项目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范围内。“三废”(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窑炉、窝炉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处理能力均达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稳定增长。2009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56.58万人,比上年增长1.6%。其中:农业人口42.18万人,非农业人口14.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4.6%和25.4%。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2。全年出生入户人口4594人,比上年下降0.4%,其中:当年出生人口3962人,人口出生率为7.06‰,上升0.1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132人,死亡率5.58‰,下降0.4个千分点。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上升0.58个千分点(公安口径)。计划生育率为95.18%,比上年上升1.4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9年,从化地区职工人均工资28449元(不含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同比增长12.6%,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保持高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1.5%和23.8%,企业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仅为5.0%。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6元,同比增长11.5%,增幅在广州市各区(县级市)中排名第二。人均消费性支出13547元,同比增长3.8%,在八大消费支出中,除了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下降外,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等支出均有所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6.9%、20.1%、15.2%、15.5%、4.1%。恩格尔系数为38.93%,比上年下降2.68个百分点。调查户年末人均居住面积30.13平方米。每百户拥有摩托车88辆,家用汽车20辆,洗衣机100台,电冰箱103台,彩色电视机180台,照相机48架,空调器228台,固定电话91部,移动电话275部。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61元,同比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71元,同比增长6.2%。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人均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0.3%、13.5%、20.0%、20.7%、8.6%、2.6%、4.3%。恩格尔系数为44.89%,比上年下降2.63个百分点。调查户年末人均居住面积32.5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4台,家用电脑42台,移动电话273部,电冰箱63台,洗衣机73台,空调机60台,热水器78台,摩托车138辆。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08年的2.43︰1缩小到2009年的2.39︰1。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18874元,比上年增加2711元,增长16.8%。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部分是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

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

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价格紧缩法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为:年产品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