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6-26 拉萨市统计局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工作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强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整合资源、集中办学,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试点,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加强。

2008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 4 所,全年招生4609人,在校生12321人,毕业生2137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5 所,全年招生420人,在校 4398人,毕业生886人。普通高中全年招生3108人,在校生8818人,毕业生2700人。普通初中全年招生7623人,在校生21801人,毕业生6982人。普通小学招生7652人,在校生45399人,毕业生8220人。

切实推动科技事业发展。整合市内外科技资源,在全区首次成功实施牛胚胎移植技术。组织实施19个重点科技项目,科技特派员达到193名。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民族精品文化得到宏扬和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方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拉萨市志》编辑出版并成功首发。群众性体育活动得到加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64%和93.6%。全市现有乡村广播电视台1171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站7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出版报纸3009.4万印张,各类杂志126万册,图书1201.3万册。全年文艺演出140场次,放映电影1.22万场。新建和改扩建广播电视“村村通”站(室)144座。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农牧民参加农牧区医疗制度改革个人筹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止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6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7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病床床位1562张,其中医院1477张。卫生技术人员2960人,其中执业医师1045人(不含诊所)。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3.13张和5.94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9.84万人,增加3.37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非农业人口)20.38万人,增加1.92万人,乡村户籍人口(农业人口)29.46万人,增1.45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24.31‰,死亡率为7.95‰,自然增长率为16.3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13941元,比上年增长12.6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444.14元,比上年增长7.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32元,比上年增长14.8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66%。

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惠泽所有城镇居民。市属城镇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职工人数 3367人;领取养老保险金人数378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374人,上缴失业保险金人数635.37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为27165人。9503人的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拉萨统计年鉴—2008》为准。

2.对外贸易、人口、邮电、旅游、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的数据均由区、市两级有关部门提供。

3.GDP、各产业增加值、农业和工业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