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东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区级公共图书馆1 个。区图书馆新馆向公众开放,藏书总量19.52万册,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49次,参加人数2.1万人次。 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124个(含诊所)。其中,医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个;卫生监督所1个。实有病床516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548人,其中执业医师1929人,执业助理医师178人,注册护士2283人。 全年参加市以上运动会13次,荣获市以上奖牌148枚,向省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3人,向市体校输送运动员44人。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数为12.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4.7万人。全年发放失业救济金6.4万人次,发放金额2864万元;全年安排2.2万下岗职工再就业。 全区2.3万人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保障金5336万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1个,床位180张。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61465人,比上年末增加3221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767人,非农业人口656698人。 全年出生人口(含常住人口,下同)4597人,出生率为6.56‰,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144人,死亡率为7.34‰,比上年下降0.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78‰,上升0.0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8.93%。 就业 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5067人,比上年下降4.0%。在岗职工81485人,下降4.7%。其中,国有经济单位33226人,减少672人;集体经济单位7082人,减少264人;其他经济单位44759人,减少2576人。从在岗职工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46人,下降43.9%;第二产业46349人,下降8.2%;第三产业34992人,下降8.0%。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6432元,增长19.0%。 居民收支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43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消费支出17055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8512元,增长1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7%。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