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8-19 伊春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在出口不利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78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92万美元增长11.7%。其中出口总额184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99万美元,增长11.8%;进口总额94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97万美元,增长11.5%;进出口相比,出大于进906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

旅游业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接待来我市旅游、参观、访问、探亲以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内旅游者93287人。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65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1998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积极扩大财源,加大征管力度,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9413万元,可比口径完成年度预算的107.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234万元,可比口径完成年度预算的102.68%;全市财政支出扣除省专项后,完成3519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29.9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389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26.94%。

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形势保持稳定。1998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828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39566万元,增长17.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83673万元,增长1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2488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79178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04338万元,比上年增长2.4%;中长期贷款余额150738万元,比上年增长4.2%。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8年全市承担保险额1600352万元。其中财产保险额822280万元,保费收入3866万元,已决赔款支出3200万元;人身保险额778072万元,保费收入3769万元;已决赔款支出342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组织科技项目242项,投入资金2698万元,当年实现效益6179万元;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40项,比上年增加15项;共向国家申报专利19件,授权15件,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市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过21项,协议金额4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8倍。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明显增强,1998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份额为25%,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共有质量检验授权站8个;计量检定测试授权站7个;共建立超短波天气预报服务系统5个,气象服务网络4个,地面卫星工作站1个。

环境保护事业得到重视和加强。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机构21个,专业环保人员155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达1119.6平方公里。全市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8个,总投资2684.5万元;城市建成烟尘控制区54个,面积136.7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面积81.01平方公里。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布局进一步调整,普及9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358人,在校生1212人;成人高等学校4所,招生389人,在校生686人,毕业生249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1231人,在校生3507人;普通中学98所,在校生66455人,毕业生16670人,在校生巩固率92.6%;职业学校11所,在校生1312人;小学424所,在校生10888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在校生巩固率99.1%;幼儿园208所,入园儿童15853人;特教学校2所,在校生22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302420册,中短波广播发射电台和转播台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1座;有线电视台(站)19座,有线电视用户达81900户;全市广播覆盖率为51.9%,电视覆盖率达到96.2%;全年出版报纸698万份。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9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99个,床位428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708人。其中,医生2354人,护师、护士共1860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1个。卫生技术人员393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6人。农村卫生院20个,床位292张,卫生技术人员573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8年我市运动健儿获得奖牌88块,其中,金牌44块,银牌24块,铜牌20块。共2人5次破4项全国记录。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0次。共有在校学生17.2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继续下降。全年出生人口14537人,出生率11‰;死亡人口7832人,死亡率5.9‰;自然增长率5.1‰。年末全市总人口1316758人,减少4781人,比上年下降0.4%。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12968人,占16.2%;非农业人口1103790人,占83.8%。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99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8元,比上年增加40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2503元,比上年增加269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12%。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1998年全市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14003万元,建成住宅21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4平方米。

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共有84020离退人员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236109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98年全市社会集体办敬老院11个,收养481人。1998年全市由社会集体供养的孤、老、残、幼1214人。

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17个县区已全面建立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共有9717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共向不在岗职工发放生活费4403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为全口径,按地域原则统计。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各行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它价值量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