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奉节县统计局 2005年3月20日 2004年,是移民大搬迁后寻求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非常重要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中各种困难,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质量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 综合经济 据初步统计,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1%,与历史最好水平的2002年持平。在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回落,投资拉动GDP增长减弱的情况下,GDP依然保持着二位数增长。 一、二、三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5.3%;第三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为31:25:44,按常住人口计算,实现人均GDP达3957元,比上年增长13.77%。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9.0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33.19万人,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6.76万人,比上年增长3.0%;第三产业9.05万人,比上年增长3.7%。城镇从业人员12.44万人,新增从业人员0.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注: 1、一产业 2、二产业 3、三产业)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缺乏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增收难;工业企业规模偏小,行业结构单一,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有效的投资资金来源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乏力呈负增长;第三产业无名牌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城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村和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十分喜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我县坚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加上良好的自然条件作农业生产后盾,确保了农业全面实现增产增收。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农业总产值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林业总产值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牧业总产值6.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渔业总产值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4%。创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最好水平。 农村经济主要产品产量表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万吨 42.91 5.9 油料 万吨 2.14 —— 蔬菜 万吨 15.42 5.9 水果 万吨 14.21 7.3 肉类 万吨 6.42 1.4 生猪出栏数 万头 72.05 1.3 山羊出栏数 万头 27.73 31.0 牛出栏数 万头 2.00 —— 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汀来泡菜、荣兴兔业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已达到规模以上。年末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达26家,比2003年新增10家。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