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中宁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教育、文化、卫生 2008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8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18所,小学109所;共有在校学生64121名,其中,普通中学25571(其中,高中7522名),小学37826名,中职724名;共有专职教师3095名,其中,普通中学1328名,小学1743名,中职24名。2008年高中阶段入学人数4307(含中职)名,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85.5%,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学生2430名,录取率达到65.1%;招收初中生6269人,初中学生入学率为100%;招收小学生61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组织元旦、春节等各类节庆调演44场次,演出文艺节目近540个。加快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安装多路微波接收天线31496套,小功率发射器11座,全县8套节目覆盖范围内的96.7%以上的群众收看到了8套以上电视节目;全县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14000户,节目容量达105套(其中开放75套),极大地丰富了我县文化市场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县医院、中医院改扩建全面完成投入使用,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顺利达标。全县共有22.06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3%,较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同时加大了农合医疗保险力度,提高核销标准。共有20.2万人次核销医疗费用2038万元,比上年增加1393万元,增长2.2倍;同时,卫生部门加大对医疗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城乡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83个,床位数715张,比上年增加185张,增长11.8%;卫生人员913人,增长9.4%;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3人,增长5.5%。 九、人口与就业 据公安年报统计,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313765人,比上年增加15004人,增长5.0%(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原海原县的徐套乡10399人整建制划归中宁县管理);总户数93120户,增加8203户。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0563人,占总人口的32.1%;少数民族人口67060人,占总人口的21.4%;其中,回族6650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2%,占总人口的21.2%。200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23‰,死亡率为3.79‰,自然增长率7.44‰,分别较上年下降2.14个、1.19个、0.95个千分点。 2008年末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4810人,比上年减少241人,减幅1.6%。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13196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6人,增长0.7%;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482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19人,减幅19.8%;其它经济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1132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08人,减幅15.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43人,登记失业率为4.1%;实现再就业2974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支增长较快。2008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7413万元,增长22%;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4798元,比上年增加4470元,增长22%(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性调资,发放自治区50大庆政府效能建设奖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05元,比上年增加1837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8454元,比上年增加898元,增长11.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7元,比上年增加390元,增长9.8%;农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3709元,比上年增加363元,增长10.9%;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医疗保健消费的支出为318元,下降18.4%;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4元,较上年减少27元,下降9.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74元,较上年减少21元,下降10.8%;交通和通讯支出437元,比上年增加94元,增长27%,食品支出1006元,增长39%,居住支出1036元,增长7.6%。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覆盖面继续扩大。健全完善城市低保和农村救助制度,全年累积发放各类救助金2302.7万元,比上年增加75.7万元,增长3.4%。全县共有4153户、9047人享受城市低保,2008年共发放城市低保救助金1600万元;享受农村低保6052户、11910人,发放农村低保救助金、救灾款702.7万元。 2008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950人,较上年增加322人,增长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62人,增加461人,增长6.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223人,增加1319人,增长7.4%;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646万元,增长34.9%,征缴率为90.4%;发放失业保险金88.2万元,减少31.8万元,下降26.5%;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267万元,增加290.7万元,增长14.7%。 注: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快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中宁统计年鉴—2009》为准。 2、地方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