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化肥(折%) 万吨 25.0 -26.6 烧碱 万吨 29.8 9.3 纱 万吨 42.7 12.3 布 亿米 3.7 -2.1 服装 万件 1944.0 46.6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321.6 12.3 焦炭 万吨 394.0 -4.9 白酒 万千升 3.8 11.0 啤酒 万千升 25.6 -0.3 汽车 辆 12141 117.3 改装汽车 辆 31863 11.4 水泥 万吨 735.6 1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6.2亿元,增长23.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0.2亿元,增长22.3%,其中,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3.7亿元,增长23.7%,农村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6.3亿元,增长18.6%。“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42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22.9%。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5.6亿元,下降5.3%;第二产业投资766.4亿元,增长25.3%,其中工业投资738.2亿元,增长26.2%;第三产业投资598.2亿元,增长37.6%。在建项目3997个,新开工项目3012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94个,竣工项目2303个。 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658.7亿元,增长29.4%,占工业投资的89.2%。部分优势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80.61亿元,增长75.7%;机械电子工业投资250.59亿元,增长44.1%;医药制造业投资 21.06亿元,增长48.5%。“双高一资”产业投资增幅放缓或下降,其中,煤炭工业投资39.92亿元,下降15.6%;电力工业投资30.36亿元,增长2.3%。纺织工业投资35.68亿元,下降6.4%;化学工业投资80.97亿元,增长4.4%,造纸业投资 35.58亿元,增长7.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30.38亿元,增长49.9%,占规模以上投资的9.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投资60.36亿元,下降0.4%,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投资90.79亿元,增长5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22.36亿元,增长2.5倍。房地产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分别增长77.7%、19.5%、81.7%。 房地产开发增长加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4.6亿元,增长63.4%。房屋施工面积1624.91万平方米,增长29.9%;房屋竣工面积231.36万平方米,增长9.0%;商品房销售面积335.35万平方米,增长2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315.04万平方米,增长30.0%。商品房待售面积23.90万平方米,下降27.3%。 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3.5亿元,增长18.6%。“十一五”年均增长19.1%。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67.9亿元,增长18.7%;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95.6亿元,增长18.3%。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61.0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2.5亿元,分别增长18.6%和18.8%。在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478.6亿元,增长16.3%,所占比重达到49.7%。城乡集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2处。 民营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截止2010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35.2万户,增长3.5%。其中民营企业3万户,增长5%;个体工商户32.2万户,增长3.4%。从业人员达到199.6万人,增长4.1%;注册资金554.7亿元,增长14.1%;上交税金196亿元,增长30.3%。 六、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旅游业 对外贸易渐趋均衡,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4.66亿美元,增长56.7%。其中出口23.00亿美元,增长46.7%;进口21.66亿美元,增长68.8%,贸易顺差1.34 亿美元。国有企业出口3.81亿美元,增长50.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17亿美元,增长38.9%;民营企业出口11.02亿美元,增长51.9%。一般贸易出口17.89亿美元,增长60.1%;加工贸易出口5.11亿美元,增长13.4%。对亚洲出口9.00亿美元,增长53.5%;对欧洲出口4.61亿美元,增长58.0%;对北美洲出口2.79亿美元,增长5.9%;对非洲出口2.95亿美元,增长20.0%;对南美洲出口2.86亿美元,增长120.0%;对大洋洲出口0.57亿美元,增长30.5%。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轻纺产品出口5.34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4.99亿美元,药品出口0.99亿美元,分别增长16.5%、99.0%、36.0%;农副产品出口7.95亿美元,工矿产品出口1.48亿美元,分别增长69.8%和5.8%。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加快。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5个,合同外资9.21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5780亿美元,增长10.0%。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发展。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27040万美元,增长288.8%;完成营业额17015万美元,增长63.3%;外派劳务5516人次,增长15.9%。境外投资企业1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0548万美元。 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国内旅游人数2989.49万人次,增长22.3%,国内旅游收入221.92亿元,增长25.5%。全年旅游社会总收入223.23亿元,增长26.0%。旅游创汇17117.9万美元,增长41.4%。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8.3亿元,新建改建公路935.2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6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7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9亿吨,比上年增长12%,货物周转量403.7亿吨公里,增长8.1%;客运量8778万人,增长7.8%,客运周转量59.2亿人公里,增长7.3%。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2701万吨,增长18%;货物周转量114.8亿吨公里,增长64%。 邮电通信业结构调整加快。年末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4.1万门,减少4.6%;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92.9万门,增长16.5%;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845万门,增加2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2.2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19.1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9.2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9.9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3.0万户,减少9.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97.4万户,增加83.4万户;互联网用户48.1万户,增加8.3万户。邮电业务总量33.3亿元,增长12.7%。其中电信业务量29.9亿元,增长12.8%,邮政业务量3.4亿元,增长11%。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9.25亿元,增长25.7%,“十一五”年均增长20.5%。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5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十一五”年均增长23.5%。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326.1亿元,增长25.4%。其中,国税收入194.0亿元,增长24.9%,地税税收收入125.6亿元,增长26.4%,两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