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绍兴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县体育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群体活动亮点纷呈,先后组织“柯桥杯”全省桥牌赛、小康体育村乒乓球赛、机关羽毛球赛、三人制篮球赛等活动。基层创建稳步推进,成功创建2个省级体育强镇、33个省级体育小康村和5个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蓬勃开展。在省全运会中以16.5块金牌列各县市区首位;在市七运会上,以151.5枚金牌、2740分的团体总分双双位居全市第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十一、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 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严控环保准入,严格执行印染化工行业区域限批,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共否决污染项目27只;全面规范排污企业许可行为,清理排污企业332家,核减工业污水排放量8.93万吨/天。深入开展印染化工行业环保监管专项整治、深化工业污水“进管达标、处理提标”专项行动、加快城区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进管入网等举措,污染减排成效明显。全年SO2和COD排放量削减5789吨和7000吨,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80%,县域空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325天,优良率为89.0%。大力实施“清水工程”,基本封堵排污企业清下水排放口并实现回用,断面水质达标率进一步提升。关停落后产能,推进印染行业集聚升级。对全县45家印染企业908台(套)落后过剩印染产能实行关停淘汰;对在建或未建预处理设施、且污水进管浓度超标企业实施15%或30%的产能停产治理,89家印染企业已签订入园集聚协议。圆满通过省环保厅对我县印染和化工行业环保监管专项整治工作的验收,顺利摘掉区域限批帽子;全面开展放心放射源达标县创建工作,成为全市首个通过省级验收的放心放射源达标县。 节能降耗稳步推进,节能降耗政策、管理、技术三管齐下,成效明显。预计全年能顺利完成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2.6%的目标。 十二、城乡建设 城市面貌呈现新气象。优化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一主三副两片100个左右城乡新社区”的县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完成了《绍兴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围绕“现代气派的柯桥城”建设目标,以国际或国内公开招标的形式开展城市设计项目,加强对柯桥城市重要道路、重要区块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着力彰显城市特色个性。围绕“好、快、稳、省”,强势推进拆迁,实施拆迁项目77只,完成房屋拆迁面积122.5万平方米。调整城市管理体制,逐步推进城管一体化工作。深化扩面“数字城管”,覆盖区域由柯桥主城区22平方公里扩展到城市建成区45平方公里,实现了由“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跨越。立足长效抓拆违整治。全县已拆除违法违章建筑507起,面积5.4万平方米。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和卫生整治工作,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90万吨,垃圾无害化年处理量16.64万吨。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7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3平方米。 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促流转、建物业,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8个村投资建造及购置物业用房,总建筑面积5001平方米。引导农民向新县城、中心镇和农村新社区集中集聚,通过“以房换房、以房换钱、以房换租”等形式,开展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规范、改造农村建房,2010年建设农民公寓38幢829套,完工农民公寓21幢362套;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4777户,建筑面积49.94万平方米。加强村庄整治,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处理运作模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程,37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农村小型集中公厕改造,67个村新建造水冲式公厕251只。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人口为72.2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5.63万人,女性人口36.5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3%和50.7%。出生人口4915人,出生率为6.81%。,死亡人口4795人,死亡率为6.64%。,全年净增人口120人,按户籍登记计算的自然增长率为0.18%。,比上年减少0.19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暂住人口78.59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3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85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9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9.82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8%和36.2%。 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政策,着力打造“充分就业县”。2010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788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73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8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完成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2917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633人。 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打造“全民社保县”。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1354人。扎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社会保障“一卡通”顺利上线,社会保障卡全面换发。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7.31万人、24.56万人、28.27万人、16.06万人和17.26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8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即征即保”率100%。适度提高保障标准,18213名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每人每月增加128元;知识青年养老保险待遇每人每月提高80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了门诊报销制度。 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年末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079人,比上年增加142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184.64万元;1522人得到国家抚恤、补助。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340元、240元提高到400元、300元。积极做好医疗救助工作,实施医疗救助14批次,惠及1695人,发放医疗救助金953.74万元,全县低保家庭人均医疗费经新农合报销、惠民优惠、医疗救助后,自负率已经下降到15%左右。加大临时救济力度,共救助突发困难家庭880户,发放临救金162.63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年末拥有各类福利院24个,比上年增加1个,床位2739张,新增252张,供(寄)养对象831人,新增94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均达100%。 注:①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今后均以《绍兴县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②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