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2-28 潍坊市统计局

潍坊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潍坊调查队

(2011年2月)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艰巨繁重的转型升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三六四一”工作目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方面工作,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平稳增长,总体发展形势积极向好。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0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090.9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720.3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1亿元,增长16.0%。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7.7和5.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425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5172美元),比上年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9:55.66:33.65。

2010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150.2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23.3亿元,坊子区80.1亿元,奎文区111.1亿元,青州市346.4亿元,诸城市456.6亿元,寿光市470.3亿元,安丘市175.0亿元,高密市328.3亿元,昌邑市230.3亿元,临朐县140.6亿元,昌乐县16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6.0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120.1亿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16.5亿元。

第四季度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达146.1%,企业家信心指数143.8%,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6.5个和7.3个百分点。

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7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6.2%上升到57.3%;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29.6万户,增长16.7%;从业人员164.7万人,增长5.5%;注册资金1525.9亿元,增长22.4%;纳税额266.6亿元,增长29.2%,占全部税收比重72.7%。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167起,死亡407人,同比分别下降7.7%和10.7%。

二、农业

2010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4.8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4.3%。

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99.3万亩,增长1.7%;粮食总产量522.6万吨,增长0.3%;棉花产量5.1万吨,减少6.6%;油料产量27万吨,增长0.1%;烤烟产量1.8万吨,减少57.9%。蔬菜产量1089.8万吨,增长8.2%;水果产量92.3万吨,减少4.8%。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完成造林43.87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4.46万亩,四旁植树3066万株,育苗12.07万亩。百处林场、北部沿海林网、荒山造林、村镇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进展迅速,建成生态林场103处,其中新建成28处。全市森林面积达536.3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51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5.2%。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123.1万吨,增长7.4%;禽蛋产量26.2万吨,减少0.4%;奶类产量27.8万吨,增长24.9%。

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34.5亿元,按可比价增长2.1%;水产品总产量45.8万吨,增长9.0%。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30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82亿元,均增长6%;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大型农业机械快速增长,联合收获机达到1.9万台,增长21%,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7569台,增长43%。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725千公顷,机播面积981千公顷,机收面积853千公顷。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柏油路通村率达到99.4%;农村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79.27万人。农房建设改造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建成新房13.83万户,改造危旧房2.1万户。

三、工业

2010年,全市工业系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全市工业呈现总量增长迅速、运行质量持续改善、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58家,比上年增加434家;完成增加值1958.27亿元,增长15.4%。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56%,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54种主要产品产量,有18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或持平,风力发电量、液体乳、化学试剂、电力电缆、改装汽车、发动机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潍坊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工业投入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54.4亿元,增长20.0%。在建项目1506个,其中634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计划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14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333个,当年完成投资608.1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26.1%。

工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83.28亿元,增长31.2%;实现利润总额477.84亿元,增长45.8%,实现利税总额725.38亿元,增长41.9%,实交税金243.67亿元,增长34.9%;工业亏损面2.64%,下降0.4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9.33亿元,下降27.5%。产成品存货265.56亿元,增长9.2%,应收账款净额338.48亿元,增长24.3%。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达143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7.57亿元、利润总额188.02亿元、利税总额254.66亿元,分别增长38.3%、57.7%、5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个、11.9个、11.9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535.62亿元,增长28.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潜力大,全市电子信息企业151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9.5亿元,增长65.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9%,实现利润总额129.3亿元,增长88.4%,利税总额156.5万元,增长84.7%,分别高于全市42.6个和42.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全市耗能总量排在前七位的重点耗能行业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