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25 杭州市临安市统计局

全年公路客运量2629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9493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6.2%。公路货运量1528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5534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10.4%。水路货运量56.38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6221万吨公里。18省道龙岗至鱼跳段改建工程扎实推进,长西线改建工程主线征迁工作进展顺利,支线正式贯通。至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28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3.99公里。

邮电通讯  全市电信、移动、联通、数字电视公司完成业务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完成邮政业务收入3149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1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为56万户;计算机宽带用户达到9.7万户。

旅游业  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次580万,比上年增长10.8%;旅游景点接待游客341.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实现门票收入11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0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其中接待过夜游客57.9万人次,增长9.8%,经营总收入5600万元,增长16.5%,床位数1.3万张,增长15.7%,直接从业人员1368人,增长11.4%。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89.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4%,本币存款余额286.65亿元,增长26.7%,其中居民储蓄129.34亿元,增长27.6%,企业存款94.3亿元,增长26.3%;本外币贷款余额254.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3%,本币贷款余额253.68亿元,增长19.1%,其中工业贷款104.69亿元,增长35.1%。落实金融扶持政策,引进金融分支机构2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

保险  全市保费收入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3亿元,增长37.3%,人身险保费收入2.71亿元,增长5.4%。共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亿元,其中财产险1.49亿元,人身险0.51亿元。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  高等教育继续发展,浙江农林大学(包括天目学院)在校学生2.29万人,本年毕业5195人,教职员工1620人。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78所,在园幼儿1.63万人;小学38所,在校学生2.87万人;初中22所,在校学生1.61万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0.99万人;职高4所(教育系统),在校学生0.58万人。完成天目初级中学、锦城三中、新桥小学新改扩建。建成5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创建成为杭州市学前教育达标市。昌化职高创建为国家级重点职高。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住宿费,妥善解决88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加强学生安全工作,校园安保工程取得实效。

科技 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632件,专利授权量166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108.3%;加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建设,新入驻企业21家;新建产学研工作站3个,实施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7个;争取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创新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星火项目4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杭州市重大创新项目2项;新增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14家,浙江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5家,杭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成功创建临安市环保涂料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万马电缆成功申报省级企业研究院,新增浙江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杭州市级5家;新增省级以上名牌3个、省市着名商标和知名商号1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  繁荣群众文体活动,举办“钱王文化艺术节”,送文化、电影下乡3900场,图书馆总藏量33.46万册,建成乡镇综合文体站10个。《钱王传说》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凤艺术表演团出国参加欧洲民间艺术节,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功举办第七届森博会。临安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17小时6分,临安人民广播电台平均每天播音18小时5分。《今日临安》全年出版254期,期赠阅1.2万份。临安新闻网获中国地方新闻网站十佳品牌奖、全国地方网站创新发展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卫生 201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4个,其中市属医院7个,拥有床位1469张,卫生技术人员203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71人。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X”试点,在4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市人民医院医技楼改扩建主体工程完工,口腔医院完成迁建,昌化人民医院正式奠基,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6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74个。国家卫生城市复检顺利通过。

体育  成功举办市十二届全民运动会和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参加本市级以上运动会109次,获得杭州市级以上比赛金牌145项,银牌136项,铜牌119项。全市拥有健身苑(点)603个,新建138个,新建篮球场43个、乒乓室65个。创建省级体育强乡镇7个。

十一、人口和计划生育

人口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52.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人;其中男性人口26.33万人,女性人口26.2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0.3(以女性为100),非农业人口11.02万人,农业人口41.5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88‰,死亡率5.82‰,自然增长率2.06‰。

计划生育  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建成於潜计生中心服务站和乡镇服务站21个,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7.68‰,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3%,免费孕前优生监测率达97.37%。

十二、人民生活、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

人民生活  根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5元,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622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12012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39元,增长7.6%。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41和71平方米;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0辆、电脑88台、摄像机9部;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分别拥有汽车12辆、电脑41台、手机227部、空调58台、电冰箱98台。

劳动保障  创建充分就业市和创业型城市,建成充分就业行政村130个,劳动保障服务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开园。全年新增就业岗位7561个,实现再就业3206人;完成农民素质培训2.2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至3.25%。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企业职工“五险”参保3.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8%。新增失地农民参保362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