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目标,高举生态、科技“两面大旗”,按照“一线、两真、三服务”的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保持进位,荣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碳汇林业试验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试点市。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8.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2.45亿元,分别增长3%、16.2%和13.5%。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472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083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9.4:58.5:32.1。 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5.9亿元,比上年增长36.7%。 市场价格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在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主要呈现“六升二降”的态势,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7.6%,居住类价格上涨5.7%,食品类价格上涨5.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7%,烟酒及用品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2%;而交通和通讯类、衣着类分别下降了1.2%和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7%,农资价格上涨4.7%。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值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8.9%;林业产值17.8亿元,增长1.3%;牧业产值7.3亿元,增长10.4%;渔业产值0.6亿元,增长24.8%;农业服务业产值0.6亿元,增长3%。 主导产业 全年竹笋实现产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山核桃实现产值4.9亿元,下降16.9%;生猪实现产值4.9亿元,增长6.5%;蔬菜实现产值2.8亿元,增长33.3%;花卉园艺实现产值2.2亿元,增长37.5%;水果实现产值1.8亿元,增长50%;茶叶实现产值1.5亿元,下降6.3%;蚕茧实现产值0.9亿元,增长42.4%。粮食总产量9.2万吨,下降5%。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天目溪、苕溪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建设规划通过省级论证。完成退化竹林改造1.4万亩,推广山核桃生态化经营1.5万亩。振兴茶叶产业五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新种香榧13万株,新增杨桐柃木设施栽培930亩,建成生态畜牧小区(场)5个。 新农村建设 实施“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完成10个精品村、特色村创建,完成整治村年度任务。实施“联乡结村”项目288个,落实帮扶资金2263万元。安置下山移民180户573人。启动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5个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惠及农村人口4.4万;建成“千库保安”、“百库脱险”64座,治理小流域3条,整治万里清水河道240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 2010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家,累计达到1025家,实现产值539.2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98.7亿元,增长24%,重工业实现产值340.5亿元,增长41.5%;实现销售产值5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全年实现企业级以上新产品产值100.75亿元,增长53.6%,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223.4亿元,增长53.8%。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68.6%,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荣获“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和“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称号。 工业效益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8.25亿元,同比增长36.6%;实现利税总额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1%,其中利润总额31.91亿元,增长95.7%。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6%。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57家,完成施工产值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8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5.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25.2%。从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37亿元;第二产业投资54.65亿元,增长17.2%,其中工业性投资54.65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投资40.62亿元,增长39.6%。 房地产业 2010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54%。房屋施工面积211.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1.5%;竣工面积40.82万平方米,增长21.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4.02万平方米,增长11.1%,商品房销售额40.15亿元,增长28.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8.04亿元,增长15.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3.1亿元,增长18.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44亿元,增长23.6%。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2%,通讯器材类增长11%,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6%。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为1013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进口16236万美元,增长71%,出口85151万美元,增长40%。从出口行业来看:电线电缆实现25184万美元,增长38.8%,节能灯实现17576万美元,增长70.8%,装饰纸实现4600万美元,增长40.5%,无纺产品实现3682万美元,增长47.1%,轻工类实现3245万美元,增长40.4%。从出口国别和地区来看:出口欧盟17431万美元,增长17.4%,美国15757万美元,增长30.3%,拉丁美洲7435万美元,增长131.4%,日本5336万美元,增长18.4%,印度4835万美元,增长35%,东盟4944万美元,增长52.5%,阿联酋3361万美元,增长70.3%。 招商引资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3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全年引进协议内资72.05亿元,比上年增长64.2%;实际到位内资4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