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2-26 无锡市统计局

无锡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

2011年2月18日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无锡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做好扩内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好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完美收官。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1.3万美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4.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08.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44.2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8:55.7:42.5,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全市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16.9%、新能源产业增长35.6%、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增长26.7%、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4.8%、微电子产业增长16.7%、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5.0%、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44.6%、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30.5%。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全市年末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净增就业9.87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3.01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6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延续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继续扩张,活力增强。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金425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3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3.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875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上缴税金4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13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33.0%。

市场物品及服务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4,比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1.9,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4.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5。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

指标  市区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4

食品 107.3

烟酒及用品 101.2

衣着 101.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3.8

交通和通信 100.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3

居住 103.0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优化农产品供应结构,有效保障市场需求。全年粮食总产量80.44万吨,比上年下降0.1%;油料总产量1.16万吨,比上年下降37%,其中油菜籽1.02万吨,比上年下降40.4%;蚕茧总产量91吨,比上年下降30%;茶叶总产量6426吨,比上年下降6.4%;水果总产量139713吨,比上年增长1.3%。

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18.7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为6.3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87千公顷;蔬菜商品菜地种植面积40.2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11.2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71千公顷。

林牧渔业生产小幅下降。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107179吨,比上年下降5.5%,其中猪牛羊肉70106吨,比上年增长6.8%;禽蛋总产量28528吨,比上年下降1%。奶牛存栏0.7万头,比上年下降11.4%。全年水产品产量120960吨,比上年下降0.6%。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04368 -0.1

油料 11551 -37.0

油菜籽 10241 -40.4

蚕茧 91 -30.0

茶叶 6426 -6.4

水果 139713 1.3

肉类 107179 -5.5

水产品 120960 -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良好。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五个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全市完成495个自然村的居民集中居住工作;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全市培植发展产出超亿元农业园区5个,新增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农家乐)69个,全市累计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1546家,新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5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55万亩,新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9个,完成村庄环境整治386个自然村;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装备条件达省级Ⅱ类标准比例达100%,新建10家市级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覆盖率达到87%;推进城乡就业和保障一体化,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93.3%,青壮年农民接受技能培训覆盖面达到96.8%,居民养老保障(新农保)覆盖率达到95.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359.7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高开稳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5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53.38亿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97.97亿元。全市统计的282只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213只,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75.5%。在全市跟踪统计的22种重点产品中,有20种产品的产量实现同比增长。

表3   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家用洗衣机 万台 626.56 103.5

油嘴油泵 万元 602081 53.0

发动机 万千瓦 6464.02 36.3

电动自行车 辆 1075664 16.9

家用电热水器 台 1821361 6.9

电力电缆 千米 1682513.10 37.4

塑料制品 吨 1389888.73 11.9

纱 吨 595452.83 3.3

布 万米 48919.45 14.4

呢绒 万米 14782.02 15.6

服装 万件 58472.57 6.7

合成纤维 万吨 321.50 13.0

半导体分立器件 万只 3221909 38.5

集成电路 万块 1199145 41.8

显示器 万部 167.87 95.5

数码照相机 台 12798843 53.1

硬盘储存器 万台 6661.92 -2.5

微型计算机设备 台 1178220 -2.5

印制电路板 平方米 8655744 41.0

粗钢 万吨 1181.1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