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787个,其中,城镇施工项目1200个,农村非农户施工项目587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444个,占施工项目的80.8%。亿元以上项目174个,比上年增加54个,共完成投资396.5亿元,增长58.1%,占全社会投资的52.8%,大项目投资有力地拉动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城镇实现183.5亿元,增长18.9%;乡村实现71.2亿元,增长17.3%。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2.8亿元,增长20.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2.2亿元,增长17.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76亿元,增长21.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8亿元,增长18.9%。 各类商品零售额增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汽车类增长64.6%,金银珠宝类增长51.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1%,化妆品类增长27.9%,日用品类增长26.2%,石油制品类增长25.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5%,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17.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4.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2.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市年末实有三资企业115家。全年新批三资企业6家,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个,合同总金额298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合同外资额17144万美元,增长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994万美元,增长4.4%。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值达318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进口总值8444万美元,下降35.2%;出口总值23449万美元,增长1.3倍。 旅游业持续增长。2010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30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其中,境内游客1282万人次,境外游客 25.8万人次,分别增长20.9%、25.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1.45亿元,增长26.7%,其中,接待境外游客收入7367.6万美元,增长34.6%。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71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00公里。承唐、承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4公里;二级以上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00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5205万吨,比上年增长21.7%,公路货运周转量108.9亿吨公里,增长25.0%;公路客运量4532万人,增长5.9%,公路客运周转量21.9亿人公里,增长7.3%。“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完成750公里,村通油路或水泥硬化路面率达到97%。张双铁路投入运营,虎多铁路和遵小铁路加快建设,张唐铁路全线开工,新建铁路通车和在建里程498公里;承德民用机场实验段正式开工。 邮政、通讯能力提高。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521万元;电信业务总量51.1亿元,增长11.6%。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1.2万户,下降10.5%;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244.8万户,比上年增长28.2%。国际互联网接入用户27.4万户,比上年增长24.6%。 八、金融和保险业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08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57.3亿元,增长20.1%;企业存款余额达268.2亿元,增长22.7%。各项贷款余额达766.2亿元,增长28%。其中,个人贷款余额达225.7亿元,增长35.9%;单位贷款余额达540.5亿元,增长25%。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6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21.61亿元,分别增长31.9%、17.9%。给付赔款7.15亿元,增长1.1%,其中,财产险给付赔款4.27亿元,寿险给付赔款2.88亿元,分别增长1.7%、0.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扎实推进。2010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专利申请受理270件,批准授权21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89件,批准授权7件。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31个,到位资金1660多万元。围绕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实施“食用菌棉秆规模化栽培及油浸调味罐头系列产品”、“食用菌特色产业创业链配套技术开发应用”、“燕山山区果品产区新农村建设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等国家和省农转资金、星火计划重点项目13项。全市共建农牧业、林业等各产业科技示范园区120个,其中农牧业园区80个,林果业园区4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基地)达到6个。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2010学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4所,普通中学153所,小学646所,幼儿园66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招生1.7万人,在校生人数4.63万人,毕业生1.46万人;普通中学共招生6.17万人,在校生人数18.4万人,毕业生5.97万人;小学共招生3.98万人,在校生22.73万人,毕业生3.97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0.03万人,比上年增长14.0%。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215个,图书馆10个,博物馆10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发射功率34千瓦,广播人口覆盖率93.9%;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5座,发射功率23.03千瓦,电视覆盖率96.5%;有线电视用户数达73.9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59.2%。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全市94.6%的乡镇卫生院达到省级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参合率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各种传染病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认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由5种疫苗预防7种传染病增加到了14种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消除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8.7%。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新生儿筛查率达到67.2%,高危孕妇专案管理率达到了10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降至0。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开展介入治疗、腔镜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221个,乡镇卫生院推广普及适宜技术15种。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77.9%,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90.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增加。据市公安局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72.96万人,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男性193.09万人,女性179.86万人,分别增长2.13%。、3.52%。。全年出生人口6.07万人,出生率16.31%。;死亡人口4.59万人,死亡率12.33%。。人口自然增长率3.98%。,比上年下降3.49个千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