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奎文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12 潍坊市奎文区统计局

五、国内外贸易

扩内需促消费成效明显。全区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扩内需政策措施,加快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商贸流通持续保持繁荣。2010年,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发展到134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分行业看,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3.3亿元,增长21.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5亿元,增长9.6%。非公有经济持续活跃,完成零售额83.5亿元,增长1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0%。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成效显着,目前全区共有家电以旧换新网点 32个,家电下乡网点56个,全区家电以旧换新销售达14.1万台,家电下乡销售11.3万台。

物流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商业网点达到8800多处,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达18处,初步形成了泰华城商圈和新华路商圈。各类餐饮和休闲娱乐网点发展到 1300多个,从事与物流有关的企业58家,注册资金百万元以上的16家,航空物流中心、康惠医药物流中心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繁荣发展。以星河国际轻纺城、金宝汽车城、南下河水产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各类商品市场发展到28处,市场总占地2000多亩,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9处,年交易额达到124亿元。

亿元以上市场交易情况

市场名称 成交额(亿元) 营业  面积(㎡) 年末出租摊位数(个)

潍坊星河国际轻纺城 60.0 250000 630

潍坊金宝汽车城 31.0 80000 63

潍坊南下河水产批发市场 10.3 6000 1210

潍坊煜和钢材市场 9.0 6000 80

潍坊北王国际汽配城 8.0 36000 482

潍坊科技市场 2.2 6000 120

潍坊图书中心 1.3 3800 57

潍坊长远运输有限公司汽配商城 1.1 5000 58

潍坊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1.0 4000 45

对外经济形势逐步好转。2010年,全区进出口总额67636万美元,增长35.0%。其中出口总额50569万美元,增长26.7%;进口总额17067万美元,增长67.3%。全区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210家。合同利用外资2368万美元,下降60.7%;实际到帐外资2438万美元,下降52.3%。完成企业境外投资项目3个,协议投资额 5540万美元,增长5倍;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827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公路建设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据交通部门统计,2010年,全区共拥有客货营运车辆6435部,增长13.0%,其中出租车520部。全年共完成货运量931万吨,增长9.0%。完成客运量1082万人,增长8.4%。对全区出租、长途客运和危险品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全时跟踪监控,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对495辆出租车进行了油改气。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公路建设工作量1883万元,公路通车里程78.2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35.8公里。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高,扩建、改造、修复城市道路面积7.5万平方米,里程碑、百米桩等沿线附属设施均完整、标准。综合好路率国道、省道均达到100%,县乡公路达到97.3%。投资700余万元,在国省道两侧补植树木3000余棵,地被8000多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5000多平方米。

七、财  政

财政收入增长稳健。201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13323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626万元,增长32.2%。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27719万元,增长37.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96.3%。从四大主体税种看,增值税完成11785万元,增长10.3%;营业税完成58668万元,增长35.0%;企业所得税完成8368万元,增长63.4%;个人所得税完成3495万元,增长14.4%。

税收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国地两税收入完成251001万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20055万元,增长24.3%;地税收入完成130946万元,增长39.6%。在全部税收中,第二产业税收完成54032万元,增长26.1%;第三产业税收完成192531万元,增长30.1%,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76.7%。

民生支出重点倾斜。2010年,全区财政总支出115596万元,增长45.4%。其中地方财政支出99689万元,增长41.2%。地方财政支出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17万元,增长142.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435万元,增长13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45万元,增长32.3%;医疗卫生支出4505万元,增长27.9%;教育支出22815万元,增长19.1%。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八、科学技术和品牌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牢牢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营造科技发展环境,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0年,全区共取得主要科技成果1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填补国内空白5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6项。全年共安排和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1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12项,安排区科技计划项目39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当年全区申请专利314件。建立全区首个院士工作站,全区已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全区企业研发(技术)中心达到19家,民营科研机构发展到40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10年,全区以控制设备、化工产品、新材料等为主导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3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2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品牌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全区累计获得中国名牌1个,山东名牌6个,山东服务名牌8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1个,潍坊市市长质量奖1个。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2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级企业6家,计量合格确认企业12家。大力查处假冒伪劣产品,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取得许可证率、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率、10类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档案率均达100%。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提升步伐不断加快。城乡规划和建设水平全面均衡提升,重点工程加快建设。2010年,投资4000万元,完成11条背街小巷改造,改造面积19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改造旧小区10个,改造面积12万平方米,改造楼房238栋。新北宫东街西段、福寿街虞河桥已竣工通车,文化路北段、鸢飞路北段、清溪街3条道路以及玉清街、卧龙街2座虞河桥正在加紧建设。虞河治污全面完成。

“四化”工程得到全面提升。投资4500万元,栽植乔灌木31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2.2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0.8平方米,树木成活率和保有率均达到95%以上,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城区生态档次。投资 4465万元,完成主次干道行道树亮化610棵,对东苑公园夜间亮化设施进行全面维修,高标准完成辖区12个单位、20处建筑物的亮化提升。规范整治门头字号、广告牌匾386处、7063平方米,沿街建筑物立面清洗粉刷23770平方米。组建了30人的城乡一体化收集运输队伍,日清运垃圾能力达到60吨以上,使城郊7000余户居民和150余家企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