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浏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16 长沙市浏阳市统计局

七、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  2008年,全市拥有职校37所,教职员工425人,在校学生20378人,比上年增加在校学生10257人;普通中学62所,教职员工4667人,在校学生47869人,本年招生16513人,毕业17753人;普通小学274所,教职员工4258人,在校学生81232人,本年招生14615人,毕业11992人。

文化  2008年,《浏阳日报》每期发行量3.5万份,比上年增加0.1万份。全市闭路电视用户12.34万户,比上年增长14.26%。年末图书馆藏书19.2万册,比上年增加3.99万册。

卫生 2008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5个,其中医院42所,卫生机构床位数4061张,卫生技术人员3246人;年内诊疗197.73万人次;年内治愈率为52.07%;年内病死率0.2%。

体育  2008年,我市共组织群众体育活动246次,参加活动人数30.89万人次。我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牌3枚、银牌7枚、铜牌4枚,在省市比赛中获得金牌16枚、银牌30枚、铜牌48枚。

八、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  2008年,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995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57%,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0.0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3.19%。

能源消耗  2008年,全市节能降耗意识增强,能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年万元GDP能耗1.023吨标准煤,下降5.84%;万元GDP电耗423.6千瓦时;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98吨标准煤, 下降11.86%。

安全生产  2008年,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安全事故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全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0.056人/亿元;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1;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率2.256;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2.1。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  2008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380303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农业人口1227756人,非农业人口152547人。年内出生人口16255人,出生率为11.92‰,比上年提高3.27个千分点;年内死亡人口5932人,人口死亡率为4.35‰,比上年提高0.2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55‰,比上年上升2.98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  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6元,比上年增加1358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7887元,比上年增加1401元,增长21.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10元,比上年增加846元,增长16.08%。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7元,比上年增加2749元,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66元, 比上年增加1854元,增长119.5%。

2008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920元,比上年减少382元,同比下降1.35%。

十、为民办实事

我市为民办实事40个具体项目全部提前完成任务,实现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干线公路、乡村公路269.6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5464万人,新增通电话自然村5个,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0.79万人,新建农村沼气池0.3222万口。

扩大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1133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到100%。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09.2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完成6.0815万人,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完成5所。

加强城乡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完成12所,农村中小学饮水、厨房、旱厕改造项目完成改水14个、改厕14个、改厨14个。

城乡社会救助:新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完成1所,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100%,改建农村特困户危房和冰灾全倒户恢复建房500户全部建成竣工,新建农村安居房300户全部建成竣工,新建城镇廉租房完成1.2225万平方米。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部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