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84家,比去年增加16家,其中医院36家、卫生院18家,妇幼保健机构3家,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3所。拥有医院、卫生院实有病床6569张,增长3.6%。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04人,增长8.0%。其中执业的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4333人,注册护士399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92人,卫生监督员65名。法定报告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3604例,报告死亡18人。 成功举办2010年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公开赛,吸引了3890名来自5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长跑爱好者参加。第16届广州亚运会,我市9名运动员奋力拼搏摘得了8金2银,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成功举办第2届珠海国际龙舟邀请赛、第16届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珠海站活动和珠海市第十一届“体育节”等系列活动。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82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370元,增长13.5%。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1.6%。全年城镇居民现有住房建筑面积人均28.5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8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0.8%。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46台,冰箱100台,空调器244台,组合音响45台,家用电脑103台,移动电话242部,家用汽车31.5辆。 全市纳入劳动用工管理的用人单位39692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262人,21522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5%,比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截至年底,全市参加社会保险达430.6万人次,同比增长13.0%。全年城市医疗救助486人次,农村医疗救助394人次。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21.7%;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48.2亿元,同比增长22.6%。年末人均基本养老金达1728元/月,同比增长8.8%;失业金标准达768元/月/人,同比增长8.3%。至2010年底,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6.39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007人,同比下降18.3%。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260张,收养人员1254人。各种社区服务活动场所2906个,社区服务中心(站)41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07宗,比上年下降16.5%;死亡133人,比上年下降1.5%;受伤933人,直接经济损失1054.72万元,分别下降9.7%和10.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21宗,死亡114人,受伤929人,直接经济损失161.83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5.6%、1.7%、9.7%和36.9%。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14人,占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85.7%;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8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13.5%;渔业船舶事故死亡1人,占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0.8%;水上交通无死亡事故发生。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1/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56人/万车。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年降雨量1804.7毫米,比上年减少10.6%。年末中型水库蓄水总量0.28亿立方米,增长12.0%。全市总售水量2638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其中居民8961万立方米,增长0.9%;工业10819万立方米,增长6.2%。 全年有225天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占61.6%;140天的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占38.4%。酸雨发生率为44.3%,比上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环境空气中污染物二氧化硫浓度,与去年持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降尘的浓度分别比上年上升13.8%、2.1%和2.3%。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厂10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4.3万吨,增长16.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期为1-11月。 4、人口数据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