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发展历史机遇,积极加快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服务业和城镇化建设,全市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266.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3.7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6.5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6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比重由2009年的17.2∶48.2∶34.6调整为2010年的16.0∶48.4∶35.6,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0361元(按2010年年均汇率折算达4500美元),比上年增长14.2%。“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是“十五”时期的2.1倍,年均增长14.0%,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全面小康进展顺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跃上了新台阶,初步测算,2010年全市全面小康综合得分达96.4分,比上年增加2.2分。从四大类构成看:生活水平实现程度最好,达到98.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95.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达94.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达96.3%,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从具体指标看,25项指标中已有17项指标达标。各地全面小康建设均取得较大进展,东台、大丰继续走在全市的前列,预计综合得分均突破98分,有望率先在苏北实现全面小康。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生产连续七年实现丰收,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9.2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农业358.73亿元,增长9.6%;林业17.37亿元,增长5.4%,牧业200.89亿元,增长10.6%;渔业133.00亿元,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49.20亿元,增长10.2%。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651.66万吨,增长4.6%;棉花总产13.61万吨,增长0.4%;油料总产33.43万吨,下降7.0%。肉类总产量80.22万吨,增长10.1%;水产品总产量98.69万吨,增长4.4%。“十一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粮食产量比“十五”末增加167.7万吨。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1062个,比上年增加6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129个,比上年增加1032个。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10.81万千瓦,同比增长3.1%;大中型拖拉机1.58万台,增长24.4%;联合收割机1.35万台,增长8%;机械植保作业面积1150.57千公顷。 高效农业规模扩大。2010年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达492万亩,其中新增高效农业98.86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6万亩,总面积和新增面积均居全省第一。全市新发展设施农业农户12.1万户,总户数已达62万户,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6个,新办各类农业项目1000多个;建成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08个,累计投资总额34.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919.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达379.98亿元,增长13.5%;重工业增加值605.60亿元,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2.58亿元,增长31.0%;利税总额390.51亿元,增长45.2%;利润总额202.73亿元,增长52.9%。“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3%,总量翻两番,收入、利税、利润分别是 2005年的2.8倍、3.5倍和4.4倍。 建筑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建筑业从业人数达35.4万人,施工总面积达536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2445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每人34万元,全年新承接高层建筑739幢,其中超高层30幢。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55.95亿元,增长23.2%;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030.79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全市规模以上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58亿元,同比增长29.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33.41亿元,同比增长25.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8.42亿元,同比增长19.8%。,“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7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投资总量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5%,比“十五”时期高2.5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2010年全市八大类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年末全市在建亿元项目665个,比上年增加213个,完成投资73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房地产业发展较快。201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住宅投资125.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办公用房投资2.64亿元,比上年增长45.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1219.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住宅1005.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2%;房屋销售面积582.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8%。其中住宅491.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0%;房屋销售额225.21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其中住宅168.85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十一五”期间,房地产施工面积年均增长17.1%,累计销售各类商品房面积是“十五”时期2.9倍,年均增长23.3%;商品房销售额年均增长42.6%。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运输能力逐步增强。201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11870.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718.6公里,高速公路322.3公里,一级公路685.3公里,二级公路2157.4公里。全社会客运量11946万人,比上年增长11.2%,旅客周转量125.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3%;全社会货运量13971万吨,比上年增长17.8%,货运周转量211.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航空客运量1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航空货邮运量1602吨,比上年增长32%。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2010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电信业务总量67亿元,比上年增长6%。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806万户,比上年增长1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06万户,比上年增长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