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大幅回升。全年进出口总额85.85亿美元,增长47.5%。其中,出口58.77亿美元,增长39.4%;进口27.08亿美元,增长68.8%。其中,一般贸易40.17亿元,加工贸易44.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8%和46.6%。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全年新签劳务承包合同额5.04亿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5.8亿美元,分别增长30.9%和29.9%。 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全年新签项目(合同)219个,注册协议外资39.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63亿美元,分别增长31.9%、46.3%和2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公路客运量8680万人,公路货运量3693万吨,均增长17%。铁路客运量226.7万人,货运量23.4万吨。水路货运量8649万吨,增长30%。港口货物吞吐量13471万吨,增长25.9%;其中外贸吞吐量803万吨,增长73.4%。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2.17万辆,增长27.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6.93万辆,增长38.9%。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9标台,增长123.9%。 邮电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邮电业务收入34.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5亿元,下降4.3%,电信业务收入30.52亿元,增长6.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43.03万户,下降8.1%;移动电话用户339.32万户,增长12.9%;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50.12万户,增长15.3%。 旅游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A级旅游景区18个,其中4A级景区2个,旅行社99家,星级旅游饭店30家,饭店客房总数2295间。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成功举办中国泰州国际旅游节。全年接待国内外旅客1080.7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0.61亿元,分别增长17.4%和23.3%。其中,接待境外游客7.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931万美元,分别增长15.8%和15.4%。 八、金融、保险和证券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20.32亿元,比年初增加434.9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583.21亿元,增加63.4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60.68亿元,比年初增加300.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98.87亿元,增加174.21亿元;中长期贷款615.64亿元,增加167.57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稳步。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38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0家,全年保险业务收入65.32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3.08亿元,增长31.5%;人寿保险收入52.24亿元,增长33%。保险业务支出12.43亿元,下降4.9%。其中,财产保险支出5.07亿元,下降1.7%;人寿保险支出7.36亿元,下降7%。 证券市场交易稳定。亚星锚链成功上市,荣联科技、太平洋精锻完成上市申报,凯力克钴业、东华测试、中泰钢结构进入上市辅导期。年末全市上市公司6家,证券公司营业部14家。全年累计开户230775户,比上年增长15.3%;实现证券交易总额2013.27亿元,其中股票和基金交易1904.43亿元;实现利税1.3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602所,其中幼儿园219所,小学151所,普通中学203所,中等职业学校17所,高等学校6所。在校学生总数65.33万人,教职员工5.12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2%。 科技事业稳步提高。全市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产学研联合体110个,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6家。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7890件,增长24.9%,其中发明专利1499项,增长43.7%;专利申请授权量4198件,增长50.7%,其中发明专利177项,增长75.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市获批高新技术企业39家、国家重点新产品1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199项,实施国家火炬计划26项、国家星火计划25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通过专家评估,泰州淮剧和茅山号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各类艺术场馆101家,博物馆8家,公共图书馆6家,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1616千册,增长9.8%。年末电视、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28.43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4.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调整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654家,比上年增长9.5%;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7972人,增长2.8%,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32人,注册护士6104人,分别增长6.1%和9.8%;卫生机构医疗床位14928张,增长5%。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数344.39万人,覆盖率99.7%。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积极组织参加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奖牌总数排名比上届前移5位,获青少年部进步奖全省第一名。2010年,泰州健儿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金牌64.5枚、银牌59.5枚、铜牌45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全市总户数172.93万户,户籍总人口504.65万人,其中女性246.93万人。当年新出生人口4.63万人,人口出生率9.18‰;死亡人口5.6万人,人口死亡率11.1‰;人口自然增长率-1.92‰。 居民生活稳步改善。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9元,增长11.6%;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4473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9324元,增长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60.6亿元,比年初增加162.72亿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2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49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35.6%,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 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7.4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36万人,分别增长6.5%、3.7%和15.7%,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98.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5.96万人,增长65%。年末全市各类福利收养性单位246个,收养性床位1.82万张。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1.41万人,其中农村9.23万人。农村五保供养2.4万人,五保集中供养率65%。 十二、安全生产和民主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