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3-31 和田地区统计局

招商引资迅猛发展。全年全地区实施招商项目共9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4.9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5.1%,实际到位资金12.63亿元,增长20.1%。其中:续建项目38个,总投资9.17亿元,到位7.12亿元;新建项目60个,总投资15.77亿元,到位5.51亿元。来自自治区外投资项目65个,投资总额达19.25亿元,到位9.72亿元,增长20.0%。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5.7万美元,同比增长10.1倍;其中出口702.7万美元,同比增长13.7倍;进口13万美元,同比下降31.9%。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地区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规模型民营企业,大力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全地区年末实有民营企业1871家,从业人员2.49万人,注册资本34.25亿元,实现产值5.44亿元,分别增长16.3%、8.3%,39.5%和3.3倍。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3.1万户,本年新增0.58万户,增长4.7%;注册资本3.95亿元,增长52.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7万公里,其中县道以下公路里程达到1.34万公里,与上年末相比增加154.7公里,农村公路“富民畅通”工程顺利推进;喀和铁路(和田段)建成通车里程205公里。乡镇公路通达率达98.9%,行政村通达率达99.2%、通油率达44.4%。

民用车拥有量继续提高。年末全社会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20.66万辆,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汽车5.95万辆,增长37.3%;摩托车12.27万辆,增长0.6%;拖拉机2.19万台,增长10.1%;挂车0.25万辆,增长74.1%;其它类型车与上年持平。个人车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拥有量达到16.79万辆,比上年增加1.41万辆,增长9.1%。全地区持机动车驾驶证人员达到20.8万人,增长13.9%。

全社会客货运量全面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25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完成货运量913万吨,比上年增长9.0%。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23.26万人次,增长23.7%。

邮电通讯持续较快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函件24.93万件,邮政特快专递0.83万件。城乡普通固定电话用户13.34万户,减少5.6%,其中农村5.57万户,减少23.4%。移动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平稳增长,达到83.84万户,增加2.87万户,增长3.6%。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入境游客0.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6%。旅游总收入达0.93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全地区拥有A级景区10个,其中:国家3A级景区5家,2A级景区4家;创建农业旅游点2个,星级农家乐4家。年末全地区星级宾馆已达17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15家。全地区拥有旅行社2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2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4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9.0%。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1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0.26亿元,比上年增长81.1%。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地区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96.1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4.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0.99亿元,增长36.9%;企业存款余额达35.82亿元,增长40.5%。各项贷款余额达38.10亿元,增长27.5%。贷款中,短期贷款22.60亿元,增长18.2%;中长期贷款15.31亿元,增长42.0%。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93.03亿元,增长36.4%;现金支出409.57亿元,增长38.0%;货币净投放16.54亿元,增长91.8%。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0.98亿元,分别增长16.1 %、16.8%。给付赔款0.7亿元,下降2.8%,其中,财产险给付赔款0.56亿元,寿险给付赔款0.14亿元,分别增长40.9%和下降20.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扎实推进。全年地区申请列入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的项目共31个,项目经费达920万元,到位资金702万元。各县(市)共落实三项经费2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安排实施科技三项费项目148个,拨付项目资金1460.8万元。围绕地区“两个加速、一个突破”的科技示范项目,培育出县、乡、村特色的示范园、示范村77个,推广示范面积达7075亩。专利转化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教育事业继续巩固。2010学年,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学生0.58万人,增长5.9%;普通中专4所,在校学生0.45万人,增长44.0%;职业高中8所,在校学生1.65万人,增长27.6%;普通中学147所,在校学生11.53万人,下降1.6%,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11万人,增长9.5%,初中在校学生10.32万人,下降2.7%;小学670所,在校学生19.95万人,下降3.8%;幼儿园199所,在园幼儿5.91万人,增长22.1%。内地新疆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在和田的年招生人数增加到145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6.5%,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12.7%,上升0.6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完成74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全年新建村级文化室161个、社区文化室20个;大力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80套放映系统投入使用;地县两级歌舞(文工)团参加大型演出活动1614场次;展示和田浓郁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歌舞节目《党的政策亚克西》在中央电视台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大型歌舞《万方乐奏》在国家大剧院专场演出。年末全地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图书总藏量44.1万册;县级及以上文化馆和艺术馆9个;地区博物馆全年共接待参观人数7.86万人次,增长33.2%。全地区广播电视台10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98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02座;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8套,平均每天播出181.72小时;电视台节目17套,平均每周播出1460.95小时;有线电视总用户已达2.06万户,增长19.1%,其中农村0.2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97.6%和98.0%,与上年相比分别提高0.3个百分点。《和田日报》实现扩版,全年发行996.5万份,比上年下降10.5%,其中,维文报纸703.7万份,下降15.2%;汉文报纸192.8万份,增长3.5%。出版杂志(维文《新玉文艺》)1.8万册,与上年持平。

城乡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地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97所,比上年增加29所。其中医院54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所,妇幼保健机构9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机构98所,卫生监督机构9所。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万张,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医院0.61万张,乡镇卫生院0.38万张。城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0.6万人,比上年增长8.7%,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0.22万人,注册护士(师)0.17万人。全面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全地区参合农牧民达161.75万人,参合率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