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规模突破300亿元。在中央政策的鼓励带动下,我区抢抓机遇,扩大投资规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242.5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97亿元,分别增长27.9%和43.9%;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9.9亿元,比上年增长39.3%。 图42005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比重有所增加,投资结构向生产倾斜。在投资总额(不含跨区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6亿元,增长91.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9.0亿元,增长35.8%,其中工业投资135.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3.2亿元,增长20.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为1.9:58.7:39.3。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10年区级以上重点投资项目100项,共完成投资63.2亿元。拉法基水泥、新格铝业、白雪冰柜等重点工程已建成投产。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投资均有大幅增长。 五、城市建设 大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新区加速拓展。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两环、六横、六纵”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区面积达4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跃上50万人台阶。兴龙湖、凤凰湖、神女湖全面竣工。建成了金科中央公园城等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完成了270万平方米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启动了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建设,开展了重庆市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实施了城区“五乱”整治,推进了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完成了城区道路“白改黑”,城区河道整治初见成效。 森林永川建设成效显着。新造林10.5万亩,完成9座城区山头绿化、10公里城市主干道绿化提档升级,实施通道绿化工程2500亩,水系绿化4000亩。新增城市景观林384万平方米、公共绿化面积21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20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7%。 房地产业发展更趋稳健。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97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62.8万平方米,竣工70.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32.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3.3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9.5%。 六、国内贸易 城乡市场繁荣稳定。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分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零售额分别为7.9亿元和85.7亿元,分别增长21.3%和22.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2.2亿元和16.3亿元,分别增长21.1%和21.7%。 商贸流通建设步伐加快。随着百亿商圈、百亿市场、两百亿物流园区的加快建设,2010年商贸设施建设创历史新高。重点商贸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亿元,新增商业面积20万平方米;永川商贸城被确定为全市“百亿市场”。沃尔玛、肯德基和新世纪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永川,建成三区汇点商贸物流高地基本框架。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9.0%。 图52005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 七、旅游和对外经济 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建设重庆休闲旅游高地,突出茶竹文化、乡野风情、科普娱乐旅游主题,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茶旅节为契机,以优质服务年活动为载体,实现旅游项目大投入,旅游经营大营销,旅游服务大提升。成功举办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百里果乡赏花节,茶山竹海景区建设取得实效,黄瓜山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江鸿等3个五星级酒店投入营运,成为全市十大旅游区县。全年接待游客4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亿元,完成旅游投资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22.3%和35.0%。 对外贸易快速回升。2010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97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7.4%。其中出口总额5725万美元,进口总额1400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7%和703.7%。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2010年,全区引进项目183个,到位资金160亿元,分别增长66.4%和118%;实际利用外资27682万美元,增长164.4%;实际利用内资160.7亿元,增长132.7%。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100强城市”。 八、交通和邮电 城乡交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畅通永川”工程,交通建设提速明显。成渝城际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三环高速公路永川段率先建设。建成5公里黄瓜山森林大道、滩许路、两保路,开工建设沙(湾)松(溉)公路、黄瓜山-卫星湖环线公路、太新路、太龙路等一批区域干线公路,改造干线公路50公里。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5条,城市公交线路达到19条,公交车达到177辆。新投放出租车50辆,总量达到430辆。今年新投放农村短线客运线路12条,客车总数达到60辆。镇村道路通畅率达到100%。 全年完成客运量614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7589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14.5%;完成货运量3089.2万吨,货运周转量330963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21.0%。 邮电通讯更趋发达。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1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增至31.78万户,比上年净增120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65.7万户,比上年增长19.5%。互联网用户达8.6万户,增长26.5%。 九、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强劲增长。2010年,全区实现辖区内财政收入5296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2666万元,增长82.1%,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02663万元,增长33.0%。其中:税收收入125412万元,增长66.0%;全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595617万元,增长63.1%。 图62005年以来财政收支情况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更趋合理,政府财政更加关注民生。2010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397429万元,同比增长35.2%。其中社保和就业支出增长11.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65.1%。 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201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250亿元,达到2769167万元,增长28.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76347万元,增长18.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427112万元,增长31.9%。其中短期贷款197200万元,增长40.8%;中长期贷款1170640万元,增长32.7%;个人消费贷款496453万元,增长79.6%。贷存比为51.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加快。推进“高中进城、高初中分离办学”,启动永川中学新校区建设,完成南大街初中、兴隆学校初中部与永九中合并工作。新改扩建中小学10所。改善办学条件,建成标准化学校20所、寄宿制学校8所、塑胶运动场24片,实施校安工程项目25个。职教品牌建设全面提速。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重庆)职业教育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论坛”并永久落户永川。全区共有学校284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6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7所,普通中学43所,小学218所。全年在校生21.9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6.92万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3.59万人,普通中学5.16万人,小学6.24万人。全区有幼儿园302所,在园幼儿3.19万人。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