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宜兴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3-30 无锡市宜兴市统计局

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条件持续改善,城乡社区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6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4个;卫生机构床位4264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997个,其中执业医师2003人,执业助理医师171人,注册护士143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5个,卫生技术人员748人。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初评,新中医院主体封顶,妇幼保健所完工在即。

体育事业成绩明显。“魅力陶都幸福宜兴”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丰富多彩,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时引领各镇(园)、街道纷纷开展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围绕全民健身主题举办的各类比赛活动达80多项次,活动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一镇一品”格局。品牌赛事接连登陆,2010-2011年度WCBA江苏主场比赛继续入驻我市。2010年宜兴籍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共取得省级以上金牌31枚,其中全国以上6枚;银牌26枚,其中全国以上3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小幅增加。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52万人,乡村人口48.72万人。总户数38.04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人。全年出生人口8297人,出生率为7.74‰;死亡人口8906人,死亡率为8.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7‰。创成“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69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9元,比上年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496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370元,比上年增长10.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5.9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有27.8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同比增长7.1%;有23.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同比增长5.2%;有36.14万人参与医疗保险,同比增长5.2%。企业社保扩面继续保持无锡前列。农民基础养老金、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百岁老人“尊老金”、学生医疗保险提标工作全部到位。企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由850提高到960元。城乡低保实现并轨。

社会福利事业较快发展。现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26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达5933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98人,其中参战涉核人员607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09亿元,增长78.6%。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5768.4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642.2万元,定向捐款867.3万元,企业认捐到账3048.5万元。市慈善会“六助”救助困难群众、学生近2.2万人次,救助款3007.4万元。

十二、环境和安全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依法关停琉璃瓦生产企业,关停率达100%;启动实施化工、铸造、水泥行业整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中水回用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组织实施9只重点节能、循环经济项目,完成21家重点能耗企业的专项能源监察审计,81家规模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三木固危废处理中心正式投运。工业废水和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分别达到99.95%和99.99%。

生态城市特色愈加彰显。和桥、张渚、丁蜀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竣工投用,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到20.25万吨;铺设污水主管网60公里,新增污水纳管5500户,创成543个排水达标区。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完成太湖清淤二期工程,建设生态防护林2.3万亩、生态沟渠塘25万平方米,2170亩河湖湿地得到恢复重建,入湖河流水质继续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森林覆盖率达到23.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2分以上。获全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殊荣。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2010年度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48起,死亡91人。其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10人,与上年相比均有下降;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特别是非煤矿山行业已连续6年未发生工伤死亡事故。

平安宜兴建设扎实开展。保持严防、严控、严管的高压态势,深入推进“技防城”一期工程,大力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10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8.36%。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中部分仅为初步统计数。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货运量数据中含铁路货运量。4、2010年度为人口普查年份,常住人口准确数据国家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