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3-29 丽水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6.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9.8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17.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33.24亿元,增长19.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2.89亿元,增长13.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9.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0%,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9.1%,日用品类增长25.8%,金银珠宝类增长15.0%,家具类增长56.2%。

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98个,比上年减少8个,全年成交额17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6个,全年成交额101.14亿元;超十亿元的市场6个,全年成交额66.83亿元。

六、对外经济

2010年,进出口总额1532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0%,“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24.0%。其中,出口1348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3%,进口18404万美元,增长4.8%,“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25.1%和17.3%。(见表4)

欧洲和亚洲仍是我市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额比重达到71.5%,对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市场保持较快增长(见表5)。

全市新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2个,比上年增加4个;外商直接总投资12008万美元,增长287.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7373万美元,增长273.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751万美元,增长28.8%。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8499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4%;公路旅客周转量241949万人公里,增长1.8%。铁路客运量123万人,货运量130万吨(见表6)。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46亿元,下降28.7%,电信业务收入18.59亿元,增长18.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51.3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23.42万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21部/百人和95.8部/百人。全年新增互联网用户(含宽带用户)5.72万户,年末总量达25.0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9.6%。

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065.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1%;国内旅游收入97.11亿元,增长36.5%。入境旅游者12.92万人次,增长22.7%。其中外国人11.57万人次,增长22.1%;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35万人次,增长27.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8908万美元,增长24.3%。全年旅游总收入116.55亿元,增长34.2%。

2010年成功创建遂昌千佛山景区、青田石门洞景区、景宁云中大漈景区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政府批复设立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丽水东西岩景区为省级生态旅游区。

八、金融和保险

201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28.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019.54亿元,增长15.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1.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809.11亿元,增长21.5%。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638.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见表7)。

按五级分类4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3.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0.56%,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20.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17亿元,增长29.6%;人身险保费收入12.59亿元,增长24.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01亿元,其中寿险赔款及给付1.15亿元;财产险赔款3.8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市拥有普通高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1505人,在校生35584人,毕业生1097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招生13705人,在校生33417人,毕业生9103人。普通高中招生12400人,在校生36896人,毕业生11185人。初中学校78所,招生25735人,在校生83756人,毕业生28812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5.02%,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普通小学264所,招生28096人,在校生156308人,毕业生25983人;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89%和99.94%。特殊教育招生103人,在校生476人。全市拥有幼儿园877所,在园幼儿84889人。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个。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0个。全年获批国家、省级新产品49个,国家、省级创新基金项目9项。

全年通过市级以上验收科技项目共97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共获专利授权1573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

全市有32家企业获得306张3C证书,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1766台件,有470家企业获得了管理体系认证。

年末已获得国家名牌产品5个、省名牌产品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