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艺(文化)馆10个、文化站183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17%和 97.35%。有线电视用户数44.36万户,入户率为48.01%,全市所有乡镇和97.7%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农村有线电视入户数26.14万余户。全市公开发行的报纸3种,年发行量达3615万份,平均每千人每天拥有37份报纸。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10个,馆藏各类档案1635个全宗,共计95.42万卷。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4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卫生技术人员(不含诊所)124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21人,注册护士4090人,床位数7288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参合人数 186.6万人,参合率为93.4 %,人均筹资水平190.3元。其中统筹区域(县域)内报销比例达47.5%。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39.5%。 2010年,全市运动健儿共取得全国冠军5个、全省冠军87个。全市共创建11个省级体育强镇(乡),20个省级青少年俱乐部,扶持建设470个新农村小康体育村。全年发行体育彩票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2596480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男性人口1344502人,女性人口125197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8%和48.2 %。全年出生人口39296人,出生率15.2‰;死亡人口19690人,死亡率为7.62‰;全年净增人口19606人,自然增长率为7.58‰。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3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10.2%,“十一五”时期分别年均增长7.4%和9.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36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47元,实际分别增长7.6%和3.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5.1%,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2%,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8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8.0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8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17.7辆,比上年增加6.4辆。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4.08 万人(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的在岗及离退休人员),比上年末增加3.27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5.6万人,增加0.5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6.35万人,增加1.72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6万人,增加1.2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12.83万人,增加1.35万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累计参保人数6.52 万人,筹集资金9.31 亿元,其中政府补助3.78亿元。全市低保对象67444人,其中城镇4431人,农村63013人,平均保障标准为城镇192.84元/月人、农村 124.53元/月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10146万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1.7%,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94.9%。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18亿元,比上年增长65.2%。 十二、资源、环境和社会安全 2010年,全市水资源总量304.1262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8.6 %;人均水资源11670 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7.3 %。全年平均降水量2176毫米,比常年偏多38%;平均温度18.1度,比常年偏高0.5度;日照时数1490.7小时,比常年偏少194.7小时。全市(不包括景宁、松阳)共出现霾天气90天,平均12.9天。全市共建有自动气象站208个,土壤水份观测站3个,能见度观测点9个。年末全市33 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43.05 亿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03公顷;迹地更新4419公顷;当年新增育苗111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464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0.79%。 生态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全年噪声达标区244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 311平方公里。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全市地表水89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有87个断面年均值满足相应水功能要求。市区空气质量符合Ⅱ级标准要求的天数达到357天。城市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各标准适用区平均值均低于相应标准。全市共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1个、省级绿色学校15所,建成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3个,莲都、龙泉、缙云分别获得省级生态县(市、区)称号。全市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含自然保护小区)8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44.96千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2.59 %。建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 11个。 节能降耗取得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继续下降。企业加大了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改造,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五年累计减排16%和16.69 %。 建设“平安丽水”取得阶段性成效。据调查,2010年我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7.58%,比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77起、死亡269人、受伤68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6.3%、3.6%、15.5%,直接财产损失151万元,比上年增长16.2%。火灾事故72起,比上年下降21.7%,直接经济损失364万元,下降5.1%,无人员死亡。 全年因山洪爆发等自然灾害死亡6人,受伤7人,倒塌房屋1684间,损坏房屋49391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9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2.15亿元。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48起、死亡51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口径计算。 http://epaper.lsnews.com.cn/lsrb/page/1/2011-03-22/A05/71541300723633988.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