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20 烟台市福山区统计局

2010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城市化为总方向,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区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克服困难,全力抢抓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65.32亿元,同比增长16.5%。人均GDP达到64357元,比上年增长了15.7%。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9.5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31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54.47亿元,增长26.4%。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5.77:61.28:32.95。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2.0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28%和49.26%,均拉动GDP增长8.1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程成效显着。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口97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0人,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1970人,连续六年实现再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开展了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为重点的就业援助工作,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4%。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19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6%。农业内部各业协调发展。完成种植业产值104244万元,林业产值11109万元,牧业产值30310万元,渔业产值28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00万元。

农产品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粮食产量28533吨,粮食单产377.7公斤/亩,增长1.9%;油料产量6012吨,蔬菜产量15395吨,水果产量55537吨。

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生猪存栏41703头,牛存栏3971头,羊存栏5750只,家禽存栏38.8万只。全年猪、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56712头、995头、4608只和74.04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454吨,禽蛋产量2153吨,奶类产量9318吨。

农业机械化程度保持较高水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9522千瓦,其中,农用拖拉机1615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756台,联合收割机37台。机耕面积10.7万亩,机播面积5.8万亩;机收面积6.1万亩;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500亩,改善灌溉面积15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总产值24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完成工业增加值5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01.49亿元,同比增长28.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2%,同比提高2.31个百分点。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2%,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70家,比上年末增加15家。规模以上工业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42.63亿元,同比增长26.2%;实现利税总额22.68亿元,同比增长39.9%。全区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个,过亿元的企业39个;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26个,过5000万元的企业10个。

支柱产业优势明显。三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41.06亿元,同比增长23.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0.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43.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0.7%;实现利税18.42亿元,增长42.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1.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资质以上等级建筑企业41家。当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2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4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9%。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5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全区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116.6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114.9亿元,同比增长38.8%;第三产业投资80.5亿元,同比增长10.5%。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投资额达到54.3亿元,同比增长23.4%;非公有经济投资额达到144.7亿元,同比增长26.7%。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较好,投资额达到45.8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2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商品房竣工面积3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商品房销售面积6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9%;商品房销售额25.9亿元,同比增长100.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企业零售额达到30.23亿元,同比增长37.2%;个体经营户零售额达到23.35亿元,同比增长1.7%。按行业分,批发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0.75亿元,同比增长34.4%;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5.09亿元,同比增长13.1%;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0.10亿元,同比增长19.2%;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64亿元,同比增长29.7%。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0.59亿元,同比增长21.3%;非公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2.99亿元,同比增长18.6%。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形式积极向好。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4771万美元,同比增长48.2%。其中,进口总额42929万美元,同比增长55.2%;出口总额71842万美元,同比增长44.3%。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额达15086.5万美元,注册外资8082万美元,同比增长127.9%;实际到帐外资8806万美元,同比增长2.3%。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占全部注册外资的比重达到75.2%以上。

七、交通运输、邮电、电力

交通运输业发展良好。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优化,投资700万元,完成西拓区客运站主体工程,新增区内公交线路2条。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性公路运输工具5604辆,其中营运性汽车5204辆。全年客运班车通车里程589万公里,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94.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