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性。房地产业投资132.36亿元,增长19.4%;其中住宅100.17亿元,增长19.6%。商品房施工面积1541.4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15.4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90.96万平方米,下降17.6%;其中住宅227.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74.19万平方米,下降7.8%,商品房销售额167.70亿元,增长4.9%。各类房屋待售面积45.03万平方米,增长15.6%。其中住宅25.96万平方米,增长35.5%五、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业港口生产逆境求进。克服市场波动频繁、港际竞争激烈、恶劣天气较多等不利影响,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35亿吨,增长18.7%;实现集装箱运量387.1万标箱,增长27.7%。港口迎来作业船舶7948艘次,增长6.1%,其中超200米、5万吨级以上船舶来港作业超1030艘次;开普型船169艘次,较上年增加53艘次。 图六:十一五时期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 ![]() 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公路方面,连临高速、东疏港高速等重点项目建成;铁路方面,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连盐铁路开工,连淮铁路可研编制完成;航道港口方面,疏港航道建成通航,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内河港一期工程新建成6个千吨级泊位,实现内河港口码头千吨级泊位“零”的突破;机场方面,国际候机厅建成使用并实现空港开放,大型机场初步选址方案编制完成,“公、铁、水、机”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公路客运量1315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3.05亿人公里,增长9.3%、11.2%;公路货运量9651万吨,货物周转量67.58亿吨公里,增长25.8%、21.4%;水路货运量1398万吨,货物周转量97.86亿吨公里,增长16.1%、9.6%;水路客运量21.5万人,客运周转量8925万人公里,增长19.5%。内河港口吞吐量803万吨,增长45.9%。 邮政通讯业务稳步增长。实现邮政通讯业务收入27.04亿元,增长9.2%。其中邮政完成业务收入2.75亿元,增长0.2%;通讯完成业务收入24.29亿元,增长9.6%。年末全市电话用户429.01万户,增长13.1%;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39.64万户,增长9.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6.75亿元,增长18.9%,居全省第五位。按城乡分,城镇335.51亿元,增长25.9%;农村91.24亿元,下降1.2%,农民消费城镇化趋势明显。按规模分,限上130.39亿元,增长33.8%;限下及个体户296.35亿元,增长13.4%。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384.16亿元,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42.59亿元,增长22.8%。 图七: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 ![]() 热点商品消费强劲。消费品市场中,汽车消费独领风骚,各类汽车销售企业达49家,实现汽车消费额31.24亿元,增长47.8%;成品油消费势头强劲,实现零售额24.38亿元,增长66.4%;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8.4亿元,增长38.5%;实现药零售额(非医疗机构用药)6.25亿元,增长34.2%。 七、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97.2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51.9%;增长14.1%,比全市GDP增幅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53.4%。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82.18亿元,占全部税收的53.6%;增长41.9%,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税收37.01亿元,增长35.1%。 私营个体稳步增长。私营个体企业达13.93万户,增长8.6%;其中私营企业2.91万户,增长10.9%;个体经营户11.02万户,增长8.0%。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906.06亿元,增长29.3%;其中私营企业864.36亿元,增长29.7%;个体经营户41.7亿元,增长22.6%。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2.27万人,增长8.7%;其中私营企业36.76万人,增长7.7%;个体经营户15.51万人,增长11.0%。 民营工业效益良好。规模以上民营工业1417户,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8%;实现总产值1215.12亿元,增长58.2%,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0.2个百分点;销售收入1136.79亿元,增长55.1%,比规模以上工业高7.9个百分点;利税总额130.96亿元,增长49.3%,比规模以上工业高6.0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完成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70.08亿元,增长28.1%,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4.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1.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较快回升。完成进出口总额50.76亿美元,增长31.5%,总量在13个省辖市中列第9位,苏北5市中列第1位;增速比上年提高4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01亿美元,增长33.1%,增幅高于上年48.0个百分点;进口24.75亿美元,增长29.8%,增幅高于上年41.4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1.01亿美元,增长5.9%;引进内联客方到位资金436.91亿元,增长17.0%。新增内资注册企业3065个,在谈项目签约率提高并有序跟踪推进。新型钢管、铜业、新能源汽车充电池、光电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发行企业债券23.5亿元、公司债6.5亿元,吸引异地金融机构投放贷款余额130亿元。 旅游产业日趋繁荣。先后举办了国际西游记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江苏沿海国际旅游节、中国·赣榆徐福节、连云港之春、乡村旅游节、海鲜美食文化节等。被评为全国最美的十大魅力旅游城市、十大夏季避暑城市。东海温泉镇成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江苏首批精品乡村旅游区,水晶国际珠宝城被评为上海世博主体体验之旅示范点。总投资40亿元占地1500亩的西游记文化主题公园项目顺利签约,实现了旅游重大项目招引零的突破。接待国内游客1393万人次,增长1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4亿,增长24.6%。接待入境旅游者11.7万人次,增长16.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08亿美元,增长17.2%。实现旅游总收入163.43亿元,增长24.6%。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综合财力明显增强。财政总收入352.58亿元,增长51.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39亿元,增长56.7%,比上年提高20.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3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税收收入97.36亿元,增长41.0%。一般预算支出180.68亿元,增长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