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连云港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连云港调查队 2011年3月9日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沿海开发历史机遇,围绕“高扬创新大旗、推动全面跨越”年度工作主题,认真谋划思路,落实关键措施,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初步核算,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5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居全省第四位。 图一:十一五时期GDP发展情况 ![]()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优质、高效农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制造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正在形成。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6.10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5.07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9.64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4:46.3:37.3调整为15.3:47.4:37.3。 图二: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演变情况 ![]() 县域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县域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3.4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2.0%;增长15.3%,高出全市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县域前列。 市场消费价格持续攀升。受恶劣天气、市场需求、国外输入性通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4.2,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1。 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综合经济实力仍然不强,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压力加大等。 二、农林牧渔业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85.13千公顷,总产量达到339.36万吨,增长1.4%。东海县获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灌云县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图三:十一五时期粮食生产情况 ![]()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品牌效益初步显现。高效农业、外向农业、现代农业比重不断上升,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显着。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面积分别达到210万亩、85万亩,占耕地比重分别达37.5%、15.2%。连云港出口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灌南现代农业园区、赣榆海州湾现代渔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水产品产量达61万吨,增长5.2%;其中海水产量38.6万吨,淡水产量22.4万吨,分别增长2.5%和10.2%。海水放养面积达56万亩,紫菜养殖面积12.1万亩,淡水放养面积32.9万亩。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增6大类38种规格型号机具15059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87.3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72.5%,水稻机播率达30%,农业机械化逐步向低耗、高效、高性能、大中型发展。 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水利工程投资13.44亿元,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新沭河50年一遇治理工程、徐圩新区送水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高位运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4.55亿元,增长2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941.32亿元,增长48.0%。 图四:十一五时期规模工业增加值情况 ![]() 重点企业支撑有力。20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95.80亿元,增长51.2%,总量占规模以上产值的41.0%,拉动增长20.5个百分点。新海石化、镔鑫特钢、启创铝制品、国电联合四家企业产值增幅超过100%,分别增长198.1%、396.6%、198.7%、17.8倍。 经营状况继续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4.28亿元,增长47.2%;完成利润总额156.25亿元,增长48.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下降27.6%;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277.2%,较上年提高了25.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22614元/人,增长16.4%。在列入统计的8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61种,下降的有28种。 建筑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428.90亿元,增长17.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8.96亿元,增长19.2%;其中在省外承揽工程完成总产值128.28亿元,增长23.6%。完成竣工产值139.21亿元,增长25.3%。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5.94万元/人,增长16.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81.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88.6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迅速扩张。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重大项目管理,项目建设工作成效显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4.25亿元,增长23.4%。连云港港区疏港公路、连云港港专业码头工程、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新海电厂“上大压小”工程、田湾核电站三期工程、灌云风力发电、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连云港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项目等事关经济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图五: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辟建了76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以及25平方公里的板桥、45平方公里的柘汪(海头)、60平方公里的燕尾港、50平方公里的堆沟港等临港产业片区,徐圩片区规划面积467平方公里。工业投资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完成工业投资800.34亿元,增长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