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安化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新建乡镇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128家,放映农村电影1.4万场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启动。文化事业和产业不断繁荣壮大,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九、卫生、体育、环境保护 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县卫生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力度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和医疗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136家,餐饮单位849家,其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96家,没收并销毁各种“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1000余公斤;对全县16家供水单位及辖区内329所学校的饮用水进行了监督监测。在“拒绝地沟油、你我共行动”行动中,重点对26家进购食用油未索证的餐饮单位进行了整治。卫生许可进一步规范,完成了900多个乡村医生再注册资料和1290家医疗机构换证工作;共办理卫生行政许可证439个,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1396个。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36406份,其中65岁以上居民档案76936份,孕产妇档案7457份,0-36个月儿童档案22022份,高血压病人档案15622份,2型糖尿病人档案3705份,重性精神病人档案534份,其他人群档案116191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全县参合农民达767845人,参合率为96.54%,比2009年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全年全县参合农民享受新农合补助542443人次,补偿金额达9732万元,基金使用率达91%以上。目前,我县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住院率在正常范围,病人和资金流向基本合理,基金效益较好。 体育事业开创新的局面。选址县城南区船形山,拟新建羽毛球馆、举重武术训练房、游泳池各一个,同时,配套建设室外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等设施。总占地面积42.9亩,总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安化九红羽校完成木地板改造,训练器材和灯光安装,并已开始招生训练,初选试训队员40多名,努力营造安化羽校与九红羽校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参加全国羽协单项学校交流赛、全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羽毛球、武术、举重比赛和广州亚运会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在省“十一运会”夺取3.5枚金牌,特别是田卿进入国家一队以来表现出色,今年以来,相继获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冠军,尤伯杯女子团体赛亚军。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比赛中,荣获两枚金牌。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工业污染源治理,节能减排,排查整治,严格项目审批,加强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对18家有重大隐患的企业进行了重点的排查和现场监测,涉及整改的企业有4家已经关闭、4家长期停产,6家整改到位。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安化天工华林钒业、清塘铺华林钒业、高明乡钨钴企业群、中烟竹钒矿等企业进行了重点的监督和监测,确保企业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整治力度。全年共向企业下达现场监察意见书督促企业整改358次,给予行政处罚 3起,共罚款4万元。督促企业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清塘铺华林钒业有限公司投资227万元建设安装了废水处理设施,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安装了废气在线监控。全年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COD减排295吨;S02减排量1466.6吨。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 人口计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重返全省一类”单位工作目标。全年上报出生人口12253人,其中政策内出生974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79.53%;落实各项节育措施11124例,期内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95.67%;流动人口管理综合到位率99.3%;统计准确率99.19%;征收社会抚养费2740万元;办理“两非”案件2例。全县落实计划生育农村奖励扶助对象3001人,特别扶助对象244人,手术并发症扶助对象58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11643人,核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138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收入稳定增长。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78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2669元,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1343元,增长4.4%;家庭经营收入1225元,增长8.8%。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181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77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6 %,比上年下降5.1 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14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019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2 %,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全年共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6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06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47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120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第三次荣膺全国先进。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参保范围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不断增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收全付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新增参保10675人,参保总人数达285975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287人,总参保人数为39052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为122153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1217人,总参保人数为21034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871人,总参保人数为35958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518人,总参保人数为35500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2782人,总参保人数为16000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为16278人。征缴基金不断增多。全年共征缴基金20426.29万元,支付各类社保基金25245万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基金4974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基金152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基金706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征缴基金5765万元。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住房516套,发放困难家庭住房租赁补贴501万元。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新建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受灾群众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水平都有新的提高。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9起,同比上升30%;死亡20人,同比下降13%;重伤87人,同比上升7%;直接经济损失613万元。亿元GDP事故数1.23次,比上年增加0.19次;亿元GDP死亡人数0.23人,比上年减少0.08人; 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伤亡事故4起,死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149.8万元,其中煤矿发生伤亡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金属与非金属矿发生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 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1起,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92万元;道路交通发生伤亡事故85起,死亡14人,重伤87人;火灾事故发生20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49万元;水上交通、铁路运输和农业机械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全年共排查出各类事故隐患2860处,已整改2602处,整改资金达2000余万元,整改率为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