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15.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043.2万人,增长10.4%。 表17 2010年末全省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参保人数(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3215.2 18.4 其中:参保职工 2875.6 18.7 参保离退休人员 339.6 15.4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5043.2 10.4 其中:参保城镇职工 3000.0 17.4 参保城镇居民 2043.2 1.5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 1636.5 15.8 参加城镇基本失业保险 1649.6 10.7 参加工伤保险 2657.8 9.1 其中:参保农民工 1799.3 10.2 参加生育保险 2038.5 28.5 全省有67个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726.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40.05亿元,累积受益2436万人次。全年城市医疗救助49.1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1%。农村医疗救助86.35万人次,减少0.5%。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77.6万人次。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531.8亿元,增长22.4%;年末五种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553.4亿元,增长22.4%。年末全省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224.65万人,其中城镇40.9万人,农村183.75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0.8万人,下降19.1%。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2.97万张,收养人员8.8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046个。全省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13.53亿元,筹集福利资金35.02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2.27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7193起,比上年下降1.3%;死亡6976人,受伤36881人,分别下降3.8%和5.2%;直接经济损失41094.70万元,上升21.8%。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0480起,下降6.1%;造成死亡6223人,受伤36540人,直接财产损失8051.3万元,分别下降4.9%、5.3%和5.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5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37人。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省全年水资源总量2018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899毫米,比上年增加20.3%。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45亿立方米,增长32.4%。全年总用水量465亿立方米,增加0.4%。 表18 2010年全省各类用水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2018 25.1 总用水量 亿立方米 465 0.4 生活(含生态)用水 亿立方米 99 4.9 工业用水 亿立方米 136 -0.04 农业用水 亿立方米 230 -1.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立方米 102.26 -12.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 63.63 -16.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4416.0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753吨标煤/万元,下降6.9%。全社会用电量4060.13亿度,增长12.5%。其中工业用电量2746.56亿度,增长14.8%。 全省省级水质监控断面中,I-II类水质的断面比例41.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29.9%,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13.7%,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6.0%,超过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9.4%。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23.1%,比上年上升11.6个百分点;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50.0%;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5.4%;达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1.5%。严重污染海域面积4153平方公里,减少6.6%。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找到的矿产种类共148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10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2种,非金属矿产58种,水气矿产4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7处,其中金属矿产地1处,非金属矿产地6处。 全年平均灰霾天气日数51天,比上年增加3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641小时,比正常年份平均减少139小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305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39.1万吨,增长28.4%;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0%,提高3.0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85.83万吨,下降6.0%;二氧化硫(SO2)排放量105.06万吨,下降1.9%。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86千公顷。洪涝和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5亿元。洪水和沿海风暴潮死亡人口177人。发生赤潮14次,累计面积587平方公里。发生各类地质灾害600起,造成死亡人数44人,直接经济损失2.27亿元。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更新造林、有林地造林面积89389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29878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10380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9637公顷。全省义务植树完成9686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7.0%。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2.7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8个,地质遗迹保护区8个,面积4.12万公顷。 注: 1.本公报中201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5-2009年数据为年报数。 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 珠三角地区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山区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个市。 5.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石油及化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核燃料加工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6.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要等国家批复,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要等国土资源部确认,统计公报暂不公布常住人口、耕地面积及相关指标数据。 7.“...”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