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纳雍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1-04-23 毕节地区纳雍县统计局

发电量 万度 1199536 56.60

火 电 万度 1199536 56.60

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 518.37 15

企业用电量 亿千瓦小时 9.07 49.00

四、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774万元,比上年增长31.9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完成187958万元,比上年增长45.4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284万元,比上年下降8.70%,地区反馈交通项目完成11532万元,比上年下降19.93%。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落实通乡油路、通村公路等各项配套资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龙场至猪场、坡脚沟至水东、维新至羊场通乡油路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维新至左鸠戛通乡油路和大新桥至通德河油路正在紧张建设中。2009年49条505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基本完成。纳雍新型干法水泥厂进厂公路总投资近900万元,工程基本完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实物指标调查和安置规划工作顺利推进;投资3700万元建设2009年饮水工程项目49处,解决农村7.3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284万元对吊水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金蟾水库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78亿元,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批;总投资6829万元的红旗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已经省水利厅、省烟草局审批,近期即可开工建设;大坪箐水库供水工程主坝、副坝已完成,开挖隧道600米,目前正在进行管道安装。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新城区首期征地范围路网工程总长2258米,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路基、水稳层施工结束,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区路网基本形成。旧城区农贸街、工贸街、茶林路等路段改造已竣工投入使用。房地产完成投资3.4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52亿元,实现税收1000万元以上。完成龙场、乐治、老凹坝、寨乐、猪场、董地、化作、厍东关、新房等9个乡镇村镇总体规划编制,龙场、阳长新改扩建小城镇道路6000米。投资1.157亿元建设“黔西北民居”生态文明家园587户,建设总面积11.76万平方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48.94万元;垃圾填埋场累计完成投资2230万元,工程进展顺利。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化和电子化,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通讯等设施不断改善,通讯质量不断提高。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8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9%。其中城市实现45483万元,比上年增长21.12%,农村实现42847万元,比上年增长14.64%。按行业分组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57920万元,比上年增长6.1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3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88%;其它实现7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4%。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11%,比上年增长4.11%。其中:食品类为105.6%,比上年增长5.6%,在食品类中粮食为110.58%,比上年增长10.58%,肉类及制品为97.94%,比上年下降2.06%,鲜菜为107.98%,比上年增长7.98%;居住类为101.27%,比上年增长1.27%。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名称 价格指数 比上年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11 4.11

其中:食品 105.60 5.60

粮食 110.58 10.58

肉类及制品 97.94 -2.06

鲜菜 107.98 7.98

烟酒及用品 105.58 5.58

衣着 100.31 0.3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97 0.9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17 4.17

交通和通讯 115.94 15.9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63 1.63

居住 101.27 1.27

注:以上价格指数均以上年同期为100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为45406万元,比上年增长4.01%。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8780万吨公里,增长28.36%,完成旅客周转量23278万人公里,增长46.27%。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邮政业务总量850.54万元,比上年增长8.40%。

2009年邮电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09年数 比上年增长%

电信业务总量 万元 2500 1.09

邮政业务总量 万元 850.54 8.40

年末交换机总容量 门 65000 183.97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户 32000 46.59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 户 15000 108.25

农村电话用户 户 17000 16.22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户 8600 -51.32

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户 18000 284.37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4999万元,比上年增长20.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8576万元,比上年增长16.76%。财政支出137225万元,比上年增长34.26%。

金融业稳健发展。 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期未余额为325046万元,比年初增加69498万元,金融机构贷款期未余额为220891万元,比年初增加38336万元。

2009年末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八、教育和文化科技方面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县专任教师为7124人,比上年增加197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2409人,小学专任教师4715人。年末在校学生数为171777人,其中:小学119319人,中学52458人。学校班数3865个班,其中:小学2915个班;中学950个班;

文化科技不断发展。努力提高广播电视宣传效果,大力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入户率,完成沙包、张家湾、老凹坝、水东、曙光、化作等6个乡镇469个自然村寨1.22万套设备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县城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及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加强网吧及文化市场管理和整治。积极培育扶持文化精品,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宣传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成功举办了“迎国庆、爱家乡”60周年庆典系列群众文娱活动;建成1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丰富了城乡群众文体活动。

九、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

医疗卫生事业。稳定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卫生监督和妇幼卫生工作,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0.3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62.76%。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县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加强艾滋病、麻风病、结核病、地氟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成功处置中岭、阳长等地暴发的甲型 H1N1 流感,维护了社会稳定。计划生育方面,始终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利益导向机制和奖励扶助政策,进一步巩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逐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县级投入人口计生事业经费800万元,人均投入9.25元;依法行政、投入保障、利益导向、村(居)民自治、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工作全面推进。投入资金62.5万元改造乡站7个、村卫生室5个,投入资金10万元为6个乡镇服务站购置医疗器械等,人口计生工作基层基础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县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3.31%,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61.16%,人口出生率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