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20 三明市统计局

三明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三明调查队

2011年2月28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实施好“五大战役”,全力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1亿元,比上年增长 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9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82.84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324.89亿元,增长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845元,比上年增长13.9%。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8.3∶45.6∶36.1调整为17.0∶49.6∶33.4。

“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超出“十一五”计划目标5.2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  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5.2%、19.5%和14.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2.9∶40.0∶37.1调整为2010年的17.0∶49.6∶33.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其中,服务价格上涨1.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9%。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全市(%)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4  3.2 3.5

食品 8.1 8.4 7.9

其中:粮食 17.2 18.8 16.1

肉禽及其制品 1.0 2.3 0

油脂 7.5 6.9 7.9

鲜蛋 8.1 8.9 7.4

鲜菜 23.7 18.6 28.1

鲜瓜果 14.0 15.8 12.3

烟酒及用品 2.0 3.2 1.2

衣着 -7.8 -10.0 -5.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3 -0.2 0.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3.7 2.7 4.6

交通和通信 -1.3 -1.5 -1.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2 1.3 1.1

居住 6.6 6.8 6.5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7.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3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1.5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95万人,全年有1.2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2%,创历史新低,比上年末下降0.88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8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9.64亿元,增长30.8%;财政支出96.01亿元,增长27.8%。国税税收收入43.32亿元(含海关代征4.10亿元),增长7.6%;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57.3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0.26亿元,增长27.0%。

“十一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累计达到308.81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70.08亿元,财政支出累计达到303.70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1倍、2.2倍和2.7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17.0%、20.8%和27.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69.12亿元,比上年增长 3.7%。粮食种植面积318.67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其中稻谷面积221.17万亩,减少2.04万亩;烟叶种植面积44.08万亩,减少3.4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6.27万亩,增加0.5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42.74万亩,增加2.7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11.96万吨,比上年减少1.30万吨,减产1.1%,其中稻谷89.44万吨,减少1.82万吨,减产2.0%。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11.96 -1.1

春收 4.24 2.9

夏收 12.31 -5.6

秋收 95.40 -0.7

油料 2.26 1.6

其中:花生 2.02 1.3

油菜籽 0.22 4.1

糖料 4.40 -0.6

甘蔗 4.40 -0.6

烤烟 5.42 -13.2

茶叶 2.73 7.4

水果 90.07 1.5

蔬菜 223.67 2.2

食用菌 8.19 2.6

肉蛋奶总产量18.54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肉类总产量15.26万吨,增长1.6%,猪、牛、羊、禽肉分别增长1.1%、3.2%、9.3%和2.3%;禽蛋产量2.89万吨,增长3.0%;奶产量0.38万吨,减少1.4%。水产品产量7.66万吨,增长8.1%。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39万亩。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135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05.28亿元,增长5.9%,带动农户62.10万户。

“十一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7%。粮食产量比2005年增加了3.71万吨,年均增长0.7%;茶叶产量增加0.94万吨,年均增长8.8%;水果产量增加 20.84万吨,年均增长5.4%;肉类总产量增加1.53万吨,年均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5.61亿元,增长22.6%。工业产品销售率98.31%,比上年下降0.32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1.86亿元、320.44亿元和38.02亿元,分别增长3.0%、24.7%和17.2%。

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15.61 22.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69.03  8.5

其中:国有企业 11.86 3.0

集体企业 25.89 10.8

股份制企业 320.44 24.7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8.02 17.2

其中:私营企业 245.68 30.9

轻工业 109.94 29.3

重工业 305.68 20.3

在规模以上工业的37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总量在10亿元以上,其中增长较快的有:食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56.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4%;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5.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产业实现增加值374.81亿元,增长21.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7.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表4 2010年规模工业八大产业增加值情况表

产业 总量(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市总计 415.61 22.6

八大产业合计 374.81 21.3

冶金 36.44 0.2

林产 81.57 27.8

机械 46.33 36.4

采矿 73.54 17.9

生物医药 16.85 27.0

纺织 49.22 21.2

化工 37.76 16.1

建材 33.11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