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20 德阳市旌阳区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我区工业深入推进加工型工业向制造型、研发型工业转变,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同时,进一步增加工业园区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促进工业经济良好发展。年末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4户,比上年净增20户。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4户,比上年增加14户;利税过千万的企业18户,比上年减少1户。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9.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94%。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12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5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6.67%。其中,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42.6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比上年增长40.61%。分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齐头并进。轻工业增速达到39.57%,比重占到13.12%;重工业产值129.87亿元,比上年增长41.15%,比重占到86.88%。分城乡看,城市工业总产值为96.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17%,农村工业增速达到了42.39%,高于城市工业2.2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支柱行业发展不平衡。天然气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仅增长21.66%,电线电缆行业和机械加工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4.22%和41.92%。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1.6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68.02%,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1.3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13个百分点,仍是全区工业的主力军。分企业看,35户重点企业对全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有所减弱,工业总产值虽比上年增长36.50%,但低于区属平均水平4.4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比上年减少1.9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天元镇)进一步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户数达87户,比上年增加15户。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就有26户,比上年增加12个;利税过千万的企业13户。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占到64.44%,较上年提高5.77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实现新产品产值11.33亿元,比上年下降18.58%;新产品产值率仅为7.58%,比上年降低5.54个百分点。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纳入统计的重点产品中,有22种产品生产增长,有7种产品生产下降。其中,天然气6240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77%;大米6.95万吨,比上年增长2.70%;鲜冷藏肉3.24万吨,比上年增长32.59%;饲料3.12万吨,比上年增长80.63%;印染布1502万米,比上年增长18.92%;机制纸及纸板1.78万吨,比上年增长25.96%;合成氨27.58万吨,比上年下降11.05%;化肥(折纯)22.72万吨,比上年下降3.79%;塑料制品1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20倍;水泥85.75万吨,比上年增长3.39倍;商品混凝土78.6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0.48%;耐火材料制品4.38万吨,比上年增长30.55%;电力电缆9.78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1.40%;锻件2.05万吨,比上年增长28.32%。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42.19%;利税总额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5%;利润总额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1%;企业亏损面为0.54%,比上年减少3.26个百分点;产销率96.76%,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4.52%,比上年减少0.7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5.26%,比上年减少1.1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62次,比上年加快0.03次;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65.59%,比上年提高42.67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增长。在灾后重建和房地产开发回暖的带动下,2010年区属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84.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86%。其中,投标承包面积133.06万平方米,投标承包面89.5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5%;实现利润总额1409万元,比上年下降4.41%;亏损企业由上年的2户减少到1户,亏损面为4.55%。

四、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活跃。2010年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0%,增幅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3%,所占比重达到87.56%,比上年增加7.78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3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1%。分消费品的类别看,在统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18类零售商品中,商品零售有增有减。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3.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增长19.36%,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13.0%,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2.71%,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6.60%,中西药类比上年增长22.51%,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65.58%,汽车类比上年增长36.48%。

对外开放取得成效。全年引进项目69个,其中,省外项目48个。在引进的项目中,有5亿元以上项目2个,1-5亿元项目3个。市外到位资金4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7%。其中,省外项目3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实际利用外资150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70%;出口总额6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90%;向国外输出劳务245人次。

五、科教、文卫、体育

科技工作不断加强。制定了《旌阳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设立100万元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用于支持全区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年共有46项科技项目获国、省、市科技部门立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9项;有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4项科技成果获德阳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277项。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完成了震后学校的修建工作,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普九成果”不断巩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到100.00%,初中入学率100.00%;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高考本科上线2233人,上线总人数继续位居全市第一;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举办了旌阳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年末辖区内拥有大学3所,在校学生30923人,比上年增长10.85%;中等职业学校11所(不包括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7334人;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38200人,比上年下降2.49%;小学30所,在校学生36245人,比上年下降3.57%;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15847人,比上年增长3.10%。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加快文化旅游体育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文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成功承办了“德阳体育日”主会场启动仪式,旌阳区机关职工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继续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送电影进村、进社区2900余场。年末辖区内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2个、文化站12个,文管所、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档案馆2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各2个。加快“村村通”建设步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年投资410万元,53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新增电视用户11185户。截至年末,全区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万多户。其中,微波数字电视用户15000余户。完成新建规范化村广播室40个,镇、村广播室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广播覆盖率和无线电视覆盖率均达100.00%,有线电视入户率为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