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先争优、主动作为,努力稳增长、促转型、重民生、保稳定,区域经济步入平稳增长的常态化区间,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取得显着成效。 一、综合 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二产业61.99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338.10亿元,增长1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和82.2%;三次产业比重为0.0:15.5:84.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0%,金融业增长5.9%,房地产业增长17.7%,其他服务业增长8.4%。国际贸易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现代商贸业、金融业、中介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7%。 表1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分行业情况表 指标名称 绝对值(万元) 增长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 4000882 10.3 第一产业 0 0.0 农林牧渔业 0 0.0 第二产业 619931 12.0 工业 439470 13.2 建筑业 180461 6.5 第三产业 3380951 10.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10753 12.7 批发和零售业 657251 14.5 住宿和餐饮业 93781 16.0 金融业 1017515 5.9 房地产业 415823 17.7 其他服务业 985828 8.4 营利性服务业 507437 7.9 非营利性服务业 478391 9.1 图1:三次产业构成 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13.59亿元/平方公里,税收地均集约度为1.91亿元/平方公里。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3.18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473美元),比上年增长11.0%。 图2: 2006-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1]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18亿元,增长11.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1亿元,增长1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分别为3.26亿元、3.40亿元、0.90亿元和1.69亿元,分别增长8.7%、8.9%、-11.7%和-6.6%。 图3:2006-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230个,保持公益性岗位1200个;失业人员再就业709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450人;培训失业人员3498人次,培训外来务工人员1214人次;发放用工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补贴、再就业援助补贴7390.2万元,受惠群众达2.6万人次。 二、工业、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实现工业总产值355.38亿元,增长2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45.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值249.93亿元,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67.69亿元,私营企业实现产值8.48亿元,港、澳、台商投资和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0.60亿元,其他类型企业完成产值8.70亿元。在总产值中,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317.81亿元,增长2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4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出口交货值36.19亿元,增长19.7%。产销率达到98.72%。实现利润总额4.79亿元,增长13.2%;实现利税总额7.23亿元,增长15.1%;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04亿元,增长102.0%。 表2: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工业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值 增长速度(%) 饮料酒 千升 21983 4.3 印染布 万米 1825 1.8 服装 万件 10041 18.2 室内训练健身器材 台 13290 -35.2 塑料制品 吨 6568 18.7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平方米 10161 16.9 钢化玻璃 平方米 200754 -37.0 铁合金 吨 4475 57.0 金属切削机床 台 2674 26.2 金属轧制设备 吨 1699 -26.3 电力电容器 千乏 1600725 9.6 碱性蓄电池 只(自然只) 10342274 17.7 原电池及原电池组(折R20标准只) 万只 14854 -15.9 家用洗衣机 台 1580574 7.2 灯具及照明装置 套(台、个) 3340770 -35.1 电子元件 万只 4332 35.0 光学仪器 台(个) 173188 49.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注册在我区的资质建筑业企业有115家,其中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达44家。全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9.17亿元,增长36.7%;施工面积896.8万平方米,增长32.1%。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26.31亿元,增长29.7%;实现利润7.22亿元,增长49.2%。年末从业人员5.97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669人。 图4:2006-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2] 三、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6.60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5.72亿元,增长91.1%;基础设施投资额18.73亿元,增长101.3%。 图5:2007-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投资0.13亿元,比上年下降62.6%;第三产业投资66.47亿元,增长32.7%。 表3:201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投资额(万元) 增长速度(%) 第二产业 1311 -62.6 工业 1311 -62.6 服务业 664725 32.7 #住宿和餐饮业 5765 -91.8 房地产业 453455 41.8 科教卫体文广 68922 -23.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2520 536.2 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91.1%。按工程用途分,住宅开发投资额15.60亿元,增长95.2%;办公楼开发投资额4.96亿元,增长73.3%;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4.74亿元,下降39.5%。 表4:201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值 增长速度(%)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亿元 35.72 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