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城镇投资(含房地产投资)188.8亿元,增长41.1%;农村非农户投资46.6亿元,增长56.9%。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93个,下降8.7%,其中本年新开工554个,下降15.9%,本年投产项目个数507个,下降14.8%。计划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6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到项目投资比重的83%;计划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6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7.9亿元,比上年增长73.6%,占到项目投资比重的41.6%。 ![]()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6.7亿元,增长64.7%。第二产业投资142.5亿元,增长37.1%,其中工业投资142.5亿元,增长37.1%。在工业投资中,采掘业投资49.1亿元,增长73.1%;制造业投资57.7亿元,增长25.9%;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35.6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投资76.2亿元,增长54.4%。三次产业投资构成7.1:60.5:32.4。全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5亿元,比上年增长96.9%。商品房房屋施工面积235.9万平方米,增长23.8%;商品房竣工面积29.6万平方米,下降68%;商品房销售面积162.2万平方米,增长2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4.1万平方米,增长20.3%;商品房销售额43.6亿元,增长45.3%;商品房待销面积20.7万平方米,下降52.1%。 全年城镇和农村投资项目新增固定资产161.1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8.4%。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客运量5463万人,同比增长7.5%,客运周转量324738万人公里,增长7.3%;货运量6906万吨,增长9.5%,货物周转量970134万吨公里,增长9.6%。 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10.8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3.56万户,移动电话174.67万部,互联网宽带注册用户8.78万户。 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3%,旅游收入35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全州现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3家,其中5A级1家,4A级1家;国家风景名胜区1家;国家地质公园1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星级旅游宾馆33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56家;星级农家乐120家;旅行社6家。 六、国内贸易 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补贴措施和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推动下,在居民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利好环境下,全州消费市场继续走旺,热点频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6.5亿元,增长18.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3亿元,增长18.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9.9亿元,增长24.2%;零售业零售额85.1亿元,增长17.0%;住宿业零售额0.7亿元,增长37.8%;餐饮业零售额17.1亿元,增长19.6%。 ![]() 全州共有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106家,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67个,限额以上产业单位10个,限额以上大个体29个;67家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中包括60家批发零售企业,7家住宿餐饮企业;10家限额以上产业企业中包括4家批发零售企业,6家住宿餐饮企业;29家限额以上大个体中包括6家批发零售企业,23家住宿餐饮企业。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6.7亿元,增长19.7%;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占全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4.8%,较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分类看,零售额增长幅度较大的商品有: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7.5%;化妆品类,增长22.6%;金银珠宝类,增长25.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料类,增长29.8%;中西药品类,增长22.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9%;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层次提升,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一年期政策激发了消费者购车需求,汽车类,增长35.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6%。 七、对外经济与招商引资 全州实现外贸进出口20.76亿美元,同比下降9.1%,在各地州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乌鲁木齐市、伊犁州。其中出口19.17亿美元,下降1.5%,进口1.59亿美元,下降53.0%,实现贸易顺差17.58亿美元。 招商引资项目309个,落实到位资金269.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32.0%;其中,本期项目243个,投入资金224亿元;结转项目66个,投入资金45.86亿元。落实区外项目211个,到位资金212.3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10亿元,增长42.6%,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72亿元,增长35.6%。其中,增值税收入4.71亿元,增长8.9%;营业税11.96亿元,增长47.4%;企业所得税2.72亿元,增长81.3%;个人所得税2.24亿元,增长63.7%。地方财政支出98.63亿元,增长3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6.13亿元,增长3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99亿元,增长13.6%;教育支出14.02亿元,增长7.8%;医疗卫生支出5.54亿元,增长1.5%;环境保护支出5.03亿元,增长55.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44亿元,增长98.9%;农林水事物支出14.67亿元,增长27.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2.37亿元,较年初增加144.05亿元,增长34.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3.11亿元,较年初增加57.39亿元,增长24.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7.05亿元,较年初增加99.26亿元,增长40.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6.55亿元,较年初增加17.75亿元,增长12.8%;中长期贷款余额184.79亿元,较年初增加80.05亿元,增长76.4%。在短期贷款中,个人贷款及透支44.35亿元,较年初增加11.12亿元,增长1.1倍;单位贷款及透支101.26亿元,较年初增加3.90亿元,增长4.0%。 全州19家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总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31.8%;人身险保费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速度17.8%。各项赔款和给付总额4.8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3.72亿元,赔付率40.1%;人身险赔付额1.11亿元,赔付率1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州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2215万元,增长42.9%。到2010年底,全州已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自治区科技转化基地3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民营科技企业8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3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