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12 达州市统计局

达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

(2011年3月)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全市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819.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9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09.59亿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增加值214.62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80.2%和13.4%,分别拉动GDP增长1、12.1和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1:45.3:28.6调整为23.8:50:26.2。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425.1亿元,增长18.7%,占GDP的5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5.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4.2%和3.7%。

二、农业

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7.3万公顷,增长0.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1万公顷,增0.7%;水稻17.3万公顷,增0.4%;玉米9.3万公顷,增5.1%;薯类16.2万公顷,增0.5%;油料种植面积12.2万公顷,增0.7%;蔬菜种植面积8.6万公顷,增3.1%。

粮油生产继续增长。全年粮食产量299.4万吨,比上年增产3.3万吨,增长1.1%,产量创历史新高(见表1)。

表1: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299.4 1.1

#水稻 120.5 -1.3

玉米 65.8 6.2

薯类 67.7 1.8

油料 29.3 1.7

#油菜籽 25.0 1.4

麻类 6.1 -1.9

水果 26.5 5.3

蔬菜 274.0 3.8

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2.0万吨,增长4.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7.7万吨、6.6万吨和2.6万吨,分别增长4.1%、4.9%和3.9%。牛奶产量15710吨,增长10%。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0.3万吨,增长6.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4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16.114万公顷。2010年,全市农机装备总量达到174.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7%,比2005年增长44.88%,年均增长7.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1.38%,比2005年提高12.74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66.26亿元,增长2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05.45亿元,增长28.5%(见表2);完成销售产值1035.76亿元,增长45.0%;产销率99.6%,同比持平;实现新产品产值209.91亿元,增长12.1%。

表2: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增减(见表3)。

表3: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95亿元,增长77.0%;实现利税73.39亿元,增长51.5%;全员劳动生产率27.0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6.67万元/人;资产负债率80.0%,增15.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8.80次/年,提高0.8次;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337.1。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33亿元,增长8.1%。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34.32亿元,增长7.1%;实现利润6.44亿元,增长2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01.32亿元,增长10.3%。(见表4)。

表4: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完成投资60.68亿元,增长21.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956.76万平方米,增长6.0%;商品房竣工面积210.69万平方米,增长26%;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50.2万平方米,下降21.4%;期房销售面积236.12万平方米,增长10.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10万平方米,下降1.4%。

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30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6.8%,新增固定资产385.83亿元。年内建成上亿元投资项目29个,其中有: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万源项目部)日产2500吨水泥干法生产线建设、达州钢铁集团公司扩能技改项目、达州市汇鑫能源有限公司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刘家拱桥水库建设等一批重点骨干项目。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1.86亿元,增长18.1%。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稳定发展,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77.49亿元,增长18.1%;农村市场快速发展,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34.37亿元,增长18.0%。

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国内贸易市场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居民消费以商品性消费为主。全市批零贸易业实现商品零售额279.7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9.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服装类增长35.9%,办公用品类增长62.3%,家用电器类增长16.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6%。

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较快增长。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204.29亿元,增长18.2%,占全市零售总额的比重65.5%。

出口创汇下滑。全年出口创汇6327万美元,下降9.1%。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4.98亿元,增长22.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0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8325公里,完成客货运输周转量86.97亿吨公里,增长4.4%。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32亿元,增长14.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7.8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1.5万户。互联网用户22.75万户,增长45.2%。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5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58亿元,增长17.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59亿元,增长30.7%,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43%提高到3.73%;财政支出150.27亿元,增长16%,对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事业等的投入继续加大。

金融存贷款规模稳定扩大。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1.08亿元,增长18.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65.75亿元,增长15.4%。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3.46亿元,增长21.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9.39亿元,增长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