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4-12 惠州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7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8个(乡镇卫生院73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5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0877张,比上年增长6.6%。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218人,增长8.9%;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6778人,注册护士639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47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183人。

全年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168枚。其中,获世界赛金牌2枚;获亚洲赛金牌4枚;获国家赛金牌17枚;获省赛金牌57枚。惠州运动员成绩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上位列奖牌榜第四和总分榜第六,在省残运会上位列奖牌榜第四和总分榜第五,运动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四个一流”的办赛目标,办成了一届“广东空前、全国一流”的体育盛会。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77元,比上年增长19.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59平方米。

市区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565元,增长10.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10%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8759元,10%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579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93平方米。

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599元,增长14.8%,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

全年参加养老保险148.9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人数7.5万人,增长7%。参加失业保险30万人,下降8.4%;年末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3078人,下降14.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1.8万人,增长6.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基本解决。城乡养老保险标准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试点全面启动。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69宗;死亡348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31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95.1%;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0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2.9%;火灾事故死亡5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1.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0。

十三、城市建设

“双宜”城市特色更加突显,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山水三条城市主轴线逐步形成。大力推进“南进北拓、东西伸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展开,金山大道、金龙大道、惠博快速通道建设通车,西枝江大桥、惠州大道东段等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挂榜阁、邓演达纪念馆等一批城市景观建成,水东街改造、丰湖书院改建和红花湖景区等西湖美化工程建设加速推进。至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266.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049公顷;实有铺装道路面积2320万平方米,铺装道路总长度1823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1983公里,排水管道长度1740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34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8889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9223万立方米。

十四、资源和环境

全年总用水量22.11亿立方米,增长2%。其中,生活用水与上年持平,工业用水增长6.2%,农业用水下降1.2%。

全年总用电量192.5亿千瓦时,增长16.1%。其中工业用电132亿千瓦时,增长16.6%。年末全市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111座,主变容量达1980万千伏安。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关停落后水泥产能186万吨,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新增日处理能力7万吨;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试运行,新增日处理能力5.5万吨。全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良好。“833”生态工程效果明显,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6个,保护区面积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6%,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荣获“省林业生态市”称号。红花湖环湖绿道、大亚湾绿道建成,省立3号绿道惠州段全线贯通,建成绿道305公里。

注:1、本公报中201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5-2009年数据为年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2010年人口数据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统计公报暂不公布常住人口及相关指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