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苏仙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39所,其中小学100所,初级中学11级,高级中学2所,完成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职业高中14所,幼儿园44所。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普通高中招生2370人,在校生6870人,毕业生2179万人。初中招生3811人,在校生11129万人,毕业生3877人。普通小学招生4863人,在校生25672人,毕业生3584人。职业高中招生5330人,在校生411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719人。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54%。全区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项。全年专利申请14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件,专利授权98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新建成41家农家书屋、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送电影下乡2040场。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有线电视用户数3.7万户。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3%,提高0.1个百分点;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66%,提高4.4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卫生机构22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1,疾病控制中心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071张。卫生技术人员102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10人,注册护士565万人。 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22个,体育馆1座,游泳池2个。全区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夺取冠军11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88.6公顷,建设占用耕地74.6公顷。年平均降水量1272.2毫米。 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91.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2分贝。二氧化硫排放10195.4吨,比上年下降22.5%。化学需氧量排放2283.8吨,比上年增加1%;全区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7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7.43%。 全年人工造林面积5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3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荒山造林3500亩,封山育林面积2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为66.13%。全区义务植树56万株。 全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1.38%,比上年上升0.48%;工矿商贸从业人员万人死亡率为0.77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2人,上升1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人口出生率13.45‰,死亡率7.06‰,人口自然增长率6.39‰。全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363人,发放奖励扶助金26.1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78人,发放扶助金13.7万元。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9元,增长1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423元,增长12.3%;经营性净收入1977元,增长11.8%;财产性收入395元,增长11.9%;转移性收入3154元,增长12.7%。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78元,增长18.8%。其中,工资性收入3343元;家庭经营现金收入3817元。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411元,增长9.4%。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增长7.2%、19.6%、5.0%和7.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59元,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1747元,生活消费支出4632元。全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1平方米。 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862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06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526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72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8312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30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参合人数达20.4人,参合率99%。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56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69元。全区16所乡镇敬老院中有14所完成改扩建。实施灾民住房和农村安居房改造136户。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316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为3.4%。年末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590张,收养各类人员547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因2010年为人口普查年,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本年统计公报不发布相关人口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