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涟源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12 娄底市涟源市统计局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继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3.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8.5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39.6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20.8:47.2:32。工业完成增加值53.2亿元,增长18.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9%。

财政:201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2887万元,增长1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618万元,增长22.2%。国税部门9006万元;增长4.2%,地税部门21783万元,增长32.1%;财政部门11829万元,增长21.5%。财政收入质量继续好转,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稳步上升,达到72.2%。

为民办实事:全市为民办实事28个考核项目全部完成目标任务,其中9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新增通电话自然村34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305口;解决农村安全饮水6.73万人;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27人;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9起;城市“低保”资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百分之百拨付到位;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所;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所;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网点5个、行政村互联网宽带上网60个。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积极实施“兴工强市”战略,下大力气转方式、调结构,出硬措施抓服务、优环境,实现了涟源工业经济的弯道超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6.7亿元,规模以下35.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19.5%,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4.2%。

主要产品产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量364万吨,下降1.4%;水泥53万吨,增长32.5%,粗钢16万吨,下降5.9%,采矿设备46125吨,增长64.0%。

经济效益: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8140万元,增长34.06%;利税总额110535万元,增长23.1%。

重点企业:年产值亿元企业有27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过10亿的2家,比上年增加1家(五江轻化、中源新材料);过5亿元的4家(汇源焦化、华润涟源电厂、腾达煤焦、顺鑫钢铁);过2亿元的12家。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140万元,上缴税金4665万元。

三、农业

农村经济:一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及中央、省、娄底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完成农业总产值41.23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农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4.3%。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2.6万亩,增长1.5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7.4万亩,增长3.0%,总产479985吨,增长1.08%。

畜牧业:至12月止,全市出栏牲猪121.84万头,同比增长3.0%,肉牛4.22万头,增长8.2%,山羊10.46万只,增长7.0%,禽类430.9万羽,增长7.6%;牲猪存栏69.7万头,增长2.5%;牛存栏9.15万头,增长2.5%;羊存栏10.25万只,增长3.75%;家禽存笼334万羽,增长6.03%;水产品产量13642吨,增长6.7%。

农业产业化: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产品开发不断增多。一是规模种养发展快。其中天华实业是全国最大安格斯种牛繁育基地,年产种公牛近100头;二是产业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投资8500多万元。农业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2259万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销售收入56%。

农业机械化: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农机总动力从去年的57万千瓦,提高到61万千瓦,推广各类新机具15038台套。全年完成机耕面积52.3万亩,机插面积0.9万亩,机电排灌面积46万亩,机械植保面积44.8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39.4万亩,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4.8%,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量92万吨,农用运输量3.4亿吨公里,农机从业人员达到6.2万人,全年农机服务总产值达到5.8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5亿元,比上年增加10.5亿元,增长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28.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下降11%。房地产开发投资5.2亿元,是去年的2.5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40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18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51个,本年竣工投产项目198个。

工业技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9个,全年完成投资39.53亿元,增长27.29%。其中煤矿、洗煤企业技改项目119个,技改完成投资31.32亿元,同比增长25.27%。国产水泥项目整体进度完成72%,其中土建完成68%,机械完成84%,电机完成31%。远扬煤机机电液混合式软启动无级调速传动装置生产线,创安防爆电频器产品技改项目,三星锻造汽改液、铸钢生产线技改项目,湘源电器有限公司矿井描杆项目,环宇公司塑、橡胶、风筒生产线,省169厂雷管、炸药生产线的技改,湘中煤机等技改、新建、续建项目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国内贸易: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人民消费观念逐步更新,我市消费品市场一片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987万元,同比增长19.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3308万元,增长1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679万元,增长17.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5400万元,增长14.3%;商品零售446587万元,增长19.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67612万元,增长61.7%。

招商引资:周密筹备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专题招商会、长江三角洲投资说明会、第六届泛珠论坛、第五届中博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三届湘商大会、首届娄商大会和第二届湘博会,共签约24个项目,签约总金额49亿元,到位外资4500万美元,到位内资18.1亿元,超额完成娄底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位列娄底市各县市之首。

旅游: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98.1万人次,旅游收入3.79亿元,基础性投入3280万元。完成了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初期建设工作、湄江和龙山旅游招商以及涟源市首届旅游形象口号、标识、大使的公开评选三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