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459.3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仍然是金融机构存款的主体,存款余额达263.6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7.4%,同比增长13.4%;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46.4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197.5亿元,同比增长25.3%。在短期贷款中,个人贷款及透支88.8亿元,单位贷款及透支105.9亿元,贸易融资贷款2.32亿元。中长期贷款完成147.0亿元,同比增长22.7%。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财产险收入3.0亿元,增长43.0%;人寿险收入4.7亿元,增长0.5%。赔款支出1.5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财产险支出1.2亿元,增长8.5%;人寿险支出0.2亿元,下降26.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今年全市大力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组织申报并获得批准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2家,共获得批准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11家,批准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技创新培育型试点企业3家,自治区十大科技名牌企业2家,取得国家重点认定新产品13个,国家驰名商标3个,自治区名牌产品13个,自治区着名商标12个,自治区科技名牌产品4种。在全区科技奖励大会上,我市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项,其中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截至目前,我市共鉴定科技成果17项,推荐2010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6项。共获得专利849项,较去年年底的799项增加了50项。 教育工作成效显着。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全年招收学生0.3万人,比上年增长2.5%,年末在校学生0.7万人,同比增长3.6%;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所,全年招收学生0.2万人,比上年下降1.1%,年末在校学生0.7万人,同比下降15.2%;普通中学60所,比上年同期下降7所,全年招收学生2.9万人,比上年增长0.4%,年末在校学生9.0万人,同比下降3.3%;小学119所,比上年同期下降24所,全年招收学生1.2万人,比上年下降7.1%,年末在校学生9.4万人,同比下降8.2%。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为0.99%和2.85%。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2.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我市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河套文化艺术节4个方面13项文体活动;启动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整理阴山岩画资料照片11000余张,制作线描图20000余幅,拓片1000余幅,文字资料50万字。组织参加全区第五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前旗乌兰牧骑大型歌舞剧《牟纳之声》夺得团体演出金奖、优秀组织奖和7个单项奖,前旗乌兰牧骑被评为全区服务基础服务群众先进乌兰牧骑;后旗和磴口乌兰牧骑分别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组织参加水利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水歌曲大奖赛,8人次获奖。投入上级和政府资金4200多万元,建成34个综合文化站、6个社区文化中心、31个文化室、756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远程教育服务站、276个草原书屋,新建了4个农牧民老年门球场。演出活动日益活跃。全市先后举办了巴彦淖尔新年音乐会、巴彦淖尔春晚、《春满河套》2010’慰问农牧民二人台专场文艺晚会等大型演出活动20多场。全市各专业团体深入到农牧区、部队、社区、企业、机关进行了慰问演出,全年共演出906场,其中下乡演出426场,城镇演出480场,观众达110余万人次。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6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0%;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1%;县级广播电视台6座;《巴彦淖尔日报》全年发行378.0万份。《巴彦淖尔晚报》全年发行436.5万份。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492个,其中,医院(含门诊)、卫生院1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44个;村卫生室82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卫生监督所8个;中心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全市提高了新农合筹资标准。全市新农合地域覆盖率达到了100%,参合农牧民94.6万人,占常住农牧业人口的98.2%。截至12月底,共为33.1万人次参合农牧民报销门诊医药费用385.7万元;为9.2万人次大病统筹住院参合农牧民报销医药费用1.3亿元;为0.3万名住院正常分娩产妇补助162.5万元;为0.4万名慢性病患者门诊补助244.7万元。 体育事业充满生机。全市共举办了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市直机关第三届运动会、“人大杯”全市第六届乒乓球赛、全市冬季越野赛等120多项地区性群众体育比赛,参加运动员达2万多人次,观众达20多万人次,群众参与面不断扩大,全民健身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前旗承办了全国青少年中国式摔跤锦标赛,我市选手唐丽、塔尼尔分获女子44公斤级、男子90公斤级冠军。磴口县“车舞狂沙”俱乐部参加中国银川第九届国际汽摩旅游节,纳日苏获国产组、进口组双料冠军。前旗代表我市参加了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展示比赛,获最佳表演奖。在自治区围棋定段赛中,前旗有3人晋级三段,8人晋级一段。100%的中小学实施《学生体制锻炼标准》,学生体育健康率达100%。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有职工人数418人。环境监测站8个,监测人员119人。年初安排的38家企业的减排工程已全部完成。经初步核算,年内共消减COD5983吨、SO2 3033吨,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降。7个旗县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其中有6个已投运,圆满完成自治区政府提出的2010年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228家,共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2件,整改完成率达91%。今年新增加安装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企业8家,安装设备10套,到目前全市共有30家企业安装了50套在线监测设备。全市共设立各级自然保护区6处。其中,国家级的 2处,分别为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5.54万公顷;自治区级的4个,分别为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阿尔其山叉子圆柏自然保护区、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和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3.05万公顷。设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