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4亿元。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大型空分及化工设备制造项目、杞县大用实业有限公司屠宰、饲料加工项目、杞县永煤集团有限公司4万吨聚甲醛项目等项目建成投产、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单晶硅项目、杞县龙宇化工有限公司三期年产6万吨聚甲醛项目、河南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电子产品生产、开封市交通运输局郑民高速公路开封境一期、奇瑞公司河南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河南公司微车、轻卡项目、河南省金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小麦深加工、河南豫沪投资有限公司、豫沪电动车产业园建设项目。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批发业零售额46.6亿元,增长24.5%;零售业零售额265.9亿元,增长1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2.1亿元,增长53.5%。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39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18801万美元,增长16%;进口总额5136万美元,增长2.6%。合同利用外资10698万美元,增长47%;实际利用外资12882万美元,增长71%。 全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46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8.4亿元,增长18.8%。其中,接待国际游客20.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448.9万人次。全市共有4A级旅游景区(点)7处,5A级旅游景区(点)1处。星级宾馆酒店26个,旅行社54家。 六、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全年完成客运量629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4.03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6267万吨,货运周转量119.50亿吨公里。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7.76亿元。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9亿元,增长42.3%;电信业务总量58.1亿元,增长13.5%。电信业务总量中移动电话业务总量51.0亿元,增长14.3%。移动电话用户201.6万户,增长7.7%;固定电话用户60.2万户,下降6.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市本级完成16.07亿元,增长27.7%;区级完成6.30亿元,增长28.6%;县级完成14.66亿元,增长21.5%。 全市税收收入完成26.51亿元,增长26.4%,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6%。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16.47亿元,增长19.8%,其中市本级完成35.34亿元,增长29.4%;区级完成15.25亿元,增长19.4%;县级完成65.88亿元,增长15.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1.89亿元,比年初增加113.38亿元,增长19.9%,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72.54亿元,增加71.29亿元,增长17.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2.49亿元,增加73.72亿元,增长22.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0年全市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33项,其中科技攻关174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35家、科技成果推广12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42项,其中5项获省级奖励。全市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9家。全市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家。截止11月,全市申请专利为406件,同比增长15.0%;获专利授权268件,同比增长112.7%。 201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49所,在校生116.36万人,专任教师53309人,兼任教师3783人。其中,全市研究生培养单位1个,在校生5617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7526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2所,在校7.11万人;技工学校14所,在校生1.9万人;普通高中42所,在校生8.61万人;普通初中238所,在校生21.07万人;小学1429所,在校生50.7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765人;幼儿园350个,在园幼儿6.25万人。各级各类学校中,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校519所,在校生8.90万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出场次1719场,国内演出观众237.3万人次;艺术表演场所8个,演(映)出场次1181场;群艺馆、文化馆14个,组织文艺活动662次;文化站119个,组织文艺活动1203次;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量775233万册(件);博物馆1个,藏品87676件;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个,藏品11534件。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2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917人,其中执业医生5176人,注册护士6669人、药剂人员1025人、技师1187人、其他卫生专业人员2010人,现有病床15943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51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 十、环境保护 2010年,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平均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全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7天,占总天数的84.1%,远远超过省下优良天数292天的既定目标;全市区域声环境整体质量较好,环境噪声等效声级51.8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一类区标准。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5元,比上年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11378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5390元,增长14.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52元,增长10.1%。 注: 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