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水电 亿千瓦小时 7.1 28.7 碳酸钠(纯碱) 万吨 74.7 -37.6 钾肥(实物量) 万吨 584.5 22.2 硫酸钾镁肥 万吨 56.5 20.9 炸药 万吨 2.0 -4.7 水泥 万吨 51.8 57.4 天然原油 万吨 186.0 0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26.5 56.1 天然气 亿立方米 56.1 30.3 中成药 吨 13.0 -35.2 黄金 公斤 4224 21.3 焦炭 万吨 63.0 -9.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2%,高于“十五”时期3.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五年累计投资844.3亿元,是“十五”时期累计投资的2.5倍,超“十一五”目标144.3亿元。其中上报口径固定资产投资178.23亿元,增长33.1%;州属投资138.3亿元,增长38.2%。上报口径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63亿元,增长67.6%;第二产业投资134.51亿元,增长34.7%,其中工业投资132.87亿元,增长34.6%;第三产业37.09亿元,增长23.4%;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4.2亿元,增长30.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增长78.6%;从投资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5.8亿元,增长21.1%;民间投资61.4亿元,增长62.5%。 全年城镇施工项目共462个,比上年减少8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02个,减少52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7亿元,比上年增长42.6%。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6.5%。其中,城镇的消费品零售额39.72亿元,增长19.6%;乡村的消费品零售额3.45亿元,增长26.9%。按行业分,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8.41亿元,增长26.6%;零售业22.2亿元,增长16.8%;住宿业1.9亿元,增长13.7%;餐饮业10.66亿元,增长23.8%。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99.7万人次,增长40.2%;境外入境人数3036人次,增长10.9%;旅游总收入6亿元,增长56.7%。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7.77万美元,增长3.8倍。 六、交通和邮电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1869公里,比上年增长3.8%。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1785万吨,周转量38216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6%。全年旅客运输量1068万人,周转量4909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6.7%。铁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1866.5万吨,比上年增长14.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邮政业务量0.5亿元,增长28.7%;电信业务量4.36亿元,增长14.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2万户,比上年末下降8.8%。其中:城市用户6.06万户,下降35.5%;农村用户4.15万户,增长1.1倍。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1.89万户,增长47.7%。全州宽带用户4.18万户,增长27% 。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4.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5.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4.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2.03亿元,下降0.9%;中长期贷款余额120.41亿元,增长26.5%。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65.19亿元,累计现金支出385.26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20.08亿元,增长14.6%。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财产保险1.15亿元,增长14.5%;人寿保险1.01亿元,增长30.3%。年内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78亿元,比上年下降26.8%,其中:财产保险0.51元,下降40.3%;人寿保险0.26亿元,增长3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共有中小学校(不包括青海油田子弟学校)119所,在校学生65965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年内招生1782人,在校生3371人,毕业生250人。普通中学50所,年内招生8575人,在校生23775人,毕业生6437人。小学67所,年内招生6316人,在校生38819人,毕业生6290人。年末幼儿园在园幼儿9024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4459人,其中专职教师39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纯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比上年提高0.69个百分点。 全年全州共实施科技项目83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44项,州级31项。投入科技经费4216万元,其中国家级2142万元,省级1274万元,州级800万元。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5项,州级科技成果10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民族博物馆2座,文物保护机构2个,电影译制站1个、影剧院6个,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转播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01%,广播人口覆盖率96.96%,分别比上年提高0.61和0.56个百分点。 全年公开发行报刊6种,其中,报纸2种,杂志4种,累计发行报纸371.51万份,发行期刊3.22万册。 年末全州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18所,其中医院17所,疾控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35所。病床数1616 张,全部卫生人员24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78人(均不含村卫生室)。 年末拥有体育机构2个,在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中,打破三项全省纪录,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举办了2010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中国青海激情穿越柴达木、徒步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拉力赛、海西州第二届民族运动会暨全民健身房大会、“6.10”长跑通讯赛等大型活动。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58.64元,比上年增长11.2%,“十一五”年均增长14%,比“十五”时期提高3.9个百分点,超“十一五”目标4个百分点。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508.31元,比上年增长11%,恩格尔系数为34.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6.5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33.95元,比上年增长19.6%,“十一五”年均增长18.7%,比“十五”时期提高11.5个百分点,超“十一五”目标8.7个百分点。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84.18元,比上年增长14%,恩格尔系数为42.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4.9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4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