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24 佳木斯市统计局

配混合饲料   吨   94698   9.9

白酒  千升   5013   263.8

啤酒  千升   155314  16.2

收获机械   台  8607   3.1

交流电动机  千瓦  9951674  37.1

平板玻璃   重量箱   1703267   -29.1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3.27,比上年提高48.8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89675万元,比上年增长69.7%,实现利润总额190958万元,比上年增长93.8%。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35884万元,增长74.6%,实现利润总额155554万元,比上年增长87.2%。

建筑业稳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08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679264万元,增长46.5%,实现竣工产值437647万元,增长1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2.9万平方米,增长49.6%,竣工面积348.9万平方米,增长31.1%。招投标面积继续扩大,全市实行投标承包面积达317.1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6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领域立足在重点产业的大项目建设上取得突破,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45.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7亿元,比上年增长83.2%;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8.3%。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8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7.6亿元,比上年增长64.1%。城镇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3.4:47.5:49.1调整为2.4:41.0:56.6。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工业投资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2.0%,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9.2%;房地产市场持续走旺,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7.7亿元,比上年增长83.2%。商品房销售面积24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1%,其中住宅201.8万平方米,增长68.7%;商品房销售额66.6亿元,比上年增长85.9%,其中住宅49.1亿元;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2772元/平方米,其中住宅2435元/平方米。

年内全市施工项目个数46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53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80公里;其它发电机组容量19.5万千瓦;新建公路150公里,改建公路218.5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全市消费领域深入实施“家电下乡”、“万村千乡”、“以旧换新”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市中心商业区服务功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农村市场消费迅猛增长。反映全社会居民消费水平的综合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首次突破两百亿元大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渐明显。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农村市场发展强劲。全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2亿元,增长19.3%;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亿元,增长19.9%,增幅高于城镇0.6个百分点。批发业增速加快,零售业平稳增长。全市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66.9亿元,增长31.7%;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77.3亿元,增长25.8%。住宿餐饮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大众消费和商务活动消费日益增多,在旅游消费和节假日消费的强有力拉动下,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得到长足发展,营业额显着增加。全市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实现5.8亿元和23.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9%和25.6%。限上企业运行平稳,限下企业发展转快。全市限上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增势平稳;限下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高于限上企业5.3个百分点。消费结构继续优化,消费品位进一步提升,统计结果显示,居民用于娱乐、休闲和享受型的商品销售持续走旺,家具、家用电器、音像制品、金银珠宝和通讯器材类的商品销售增幅明显高于居民平均消费增幅。家庭小轿车销售增长较快,据限上汽车销售企业统计结果显示,家庭用轿车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4.3%。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积极克服俄罗斯市场政策调整等不利影响,坚持调结构、树品牌,积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培育外贸主体,推进对俄经贸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大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泊位14个,新增吞吐能力614万吨,全市五个水运口岸的千吨级泊位达到59个,水运、陆路对俄总运输能力提升到1505万吨。在二十一届哈洽会上签订国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0项,金额9561.8万美元,签订国外贸易14.6亿美元。成功承办中俄(佳木斯)农机展销洽谈会,达成合作项目总金额7.9亿美元,签订对俄农机及农业类贸易与合作项目3.6亿美元。外经贸主体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97家,其中超千万美元的企业53家,超亿美元的企业8家。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3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2%。其中,进口总额2.1亿美元,增长27.5%,出口总额28.4亿美元,增长52.3%。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24.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0.2亿美元,下降20.8%,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4.2亿美元,增长168.0%,其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1.2亿美元,下降40.2%。从企业性质看,国有、外资和私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6.1%、65.0%和49.7%,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2%、1.2%和95.7%。

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取得积极成效,对俄、东盟和欧盟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72211.6万美元,同比增长56.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3.7%。其中:出口完成52105.9万美元,同比增长68.8%;进口完成20105.7万美元,同比增长31.7%。对东盟进出口总值50937.6万美元,同比增长107.4%,占全市进出口比重16.7%,对欧盟进出口总值26771.7万美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市进出口比重8.8%。对亚洲进出口142531.1万美元,同比增长62.5%;对北美洲进出口26863.8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对拉美洲进出口10083.7万美元,同比增长53.5%。对台湾、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进出口也有很大增长,分别增长101.2%、44.2%、23.4%、40.1%和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