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5-24 佳木斯市统计局

2010年,全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7.0%;实际利用外资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5项,合同金额达65000万美元。其中:对俄合作项目33项,合同金额15000万美元。对俄劳务输出2307人次。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吞吐量3355.1万吨,比上年下降2.2%。其中,铁路320万吨;公路2905万吨,增长13.2%;水运130万吨,增长58.3%;航空1053.4吨,增长103.5%。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466.2万人,增长11.6%。其中,铁路506万人,增长2.8%;公路2918万人,增长13.1%;水运23万人,增长34.5%;航空19.2万人,增长15.4%。

邮电通信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5亿元,增长9.2%,邮政业务总量1.1亿元。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7.0万门,比上年增加168.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4.6万户,增长15.8%;年末全市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达21.9万户,增长34.4%;长途光缆总长度12256公里。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5.4万人,比上年增长15.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4亿元,增长12.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1万人,增长15.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9亿元,增长16%;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4.4万人,增长17%,创造旅游外汇收入3369万美元,增长52.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税源培育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财政总收入50.2亿元,比上年增长6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增值税完成2.4亿元,增长7.2%,营业税完成4.8亿元,增长46.2%,企业所得税完成3.0亿元,增长71.1%,个人所得税完成1.1亿元,增长45.8%。全年实现基金收入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23.8%。全市财政总支出133.0亿元, 比上年增长44.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1.8亿元,增长37.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亿元,增长16.2%,教育支出16.5亿元,增长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0亿元,增长2.3%,医疗卫生支出8.7亿元,下降7.1%,城乡社区事业支出6.1亿元,增长45.5%。全年基金支出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2%。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结构趋于合理。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1.1亿元,较年初增加87.1亿元,增长16.0%,其中企业存款90.1亿元,较年初增加19.4亿元,增长27.5%;储蓄存款443.2亿元,较年初增加49.5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2.3亿元,较年初增加61.4亿元,增长21.9%,其中,短期贷款204.7亿元,较年初增加36.4亿元,增长21.6%,个人贷款及透支70.4亿元,较年初增加4.6亿元,增长7.0%。中长期贷款132.1亿元,较年初增加33.1亿元,增长33.4%,其中,个人贷款78.8亿元,较年初增加34亿元,增长43.7%,个人消费贷款32.6亿元,较年初增加13.6亿元,增长71.8%;单位贷款53.2亿元,较年初增加9.1亿元,增长20.6%;经营贷款18.3亿元,较年初增加12.3亿元,增长205.4%;固定资产贷款34.9亿元,较年初减少3.2亿元,下降8.5%。

保险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保险业业务收入216186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58683万元;寿险收入157503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招生7958人,在校生30706人,毕业生8164人,在校研究生1125人,毕业研究生306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197人,在校生14573人,毕业生6095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0359人,招生4204人,毕业生2399人。普通中学153所,招生48007人,在校生154317人,毕业生4519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0所,招生2897人,在校生11187人,毕业生3914人;小学390所,招生32279人,在校生187022人,毕业生32224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招生93人,在校生632人,毕业生45人。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年末全市国有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418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301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291人。

科技科研成果显着。2010年共产生市级科技成果81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42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6项。向省科技厅推荐科技成果6项,全市获得省科技奖8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2010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省级创新型培育企业达到11家,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3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增长率达到22.3%。电机公司、常发佳联重大项目获得省政府立项,分别获得2000万及1500万元的支持。组织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共申报项目7项,落实5项,共落实资金380万元。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共组织申报省级项目50项,落实省项目28项,全年共落实资金 135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6%,全市通广播电视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100%。全市图书馆年末藏书73.4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39.3万人次。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62个,其中医院78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0224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7235张。卫生技术人员1263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87人,注册护士4329人。妇幼保健院、站18个,实有床位297张,卫生技术人员708人。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个,实有床位1228张,卫生技术人员89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个,卫生技术人员474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92个,实有床位1464张,卫生技术人员1278人。

体育事业取得优异成绩。2010年,我市成功承办黑龙江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取得了组织、参赛双丰收,承办项目数量为各承办地市最多,并获得国家、省的高度评价,被评价为国家级赛事水平;同时,参赛成绩取得历史最佳,实现了奖牌总数第四名(其中金牌96.5枚,银牌108枚,铜牌115枚)、冬季项目总分第三名、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6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11元,增长25.0%。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3.8%,城镇为37.14%。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