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佳木斯市统计局 2011年3月18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十项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两区两带一城”建设,成功克服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经济总量翻番,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省“双一”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第三产业增加值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宏观调控取得显着成效,市场物价水平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7%,仍在可控范围内。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四升四降”趋势。食品价格上涨9.5%、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9%、居住价格上涨2.1%;衣着价格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3.2%、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 城乡新就业1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3%以下;企业养老保险累计新增参保1.2.万人,富锦市和郊区新农合试点新增参保7.4万人,已有60周岁以上农民4.8万人享受到了基础养老金。全市城镇居民医疗参保新增10.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5万人。城市低保户达到12.1万人,农村低保达到12万人,人均补差额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落实廉租实物配租房4886套,新增住房租金补贴1324户。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粮食生产登上百亿斤台阶。全年粮食总产量5755961吨,增长20.9%,其中:水稻产量2231382吨,增长26.3%;玉米产量2345271吨,增长34.2%;大豆产量1050332吨,下降5.4%。经济作物中,烟叶产量9779吨,增长10%;烤烟产量8982吨,增长8.4%。 畜牧养殖业稳定增长。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6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2%。年末奶牛存栏49664头,比上年增长3.2%。肉、蛋和牛奶产量分别增长20.6%、12.2%和10%。水产品产量4.9万吨,同比增长16.7%。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如下: 计量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吨 290596 20.6 其中: 猪肉 吨 214816 23.3 牛肉 吨 33877 16.0 羊肉 吨 8510 13.5 禽肉 吨 33126 10.8 禽蛋产量 吨 69544 12.2 牛奶产量 吨 112606 7.6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551086 10.8 其中:奶牛存栏 头 49664 3.2 生 猪 存 栏 头 2104359 24.0 山 羊 存 栏 只 233262 10.8 绵 羊 存 栏 只 486772 9.1 家 禽 存 栏 百只 104311 3.6 建设了10万亩以上的优势种植产业带10条,规模化生产面积300万亩,实现了三年1000万亩目标。全市农田水利投入近3亿元,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灌溉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大新建灌区和老灌区续建提升灌溉能力303万亩,水稻面积新增90万亩,达到448万亩。全市农业科技园区达到851个,带动重点农业技术覆盖率达到90%。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实现267万亩,增长30.2%。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3个。农村劳务经济成效突出。全市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累计转移劳动力35.2万人,劳务收入达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5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0.25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13万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截止到2010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286万千瓦,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0.8万台,大中小型配套农具13.3万台(套),各类联合收获机5929台,水稻插秧机12299台,全市拥有100马力以上的轮式拖拉机538台,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8.6%,全年农村用电量40798万千瓦小时,增长5.7%。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着效果。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达到954个,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00余户,可加工粮食270万吨,占全市粮食产量的60%以上。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65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成效显着。全市有43个(乡)镇98个村实施沼气“一池三改”,即改圈、改厕、改厨,完成沼气池建设14920户。清运垃圾16万吨,植树21.59万株。县、乡、村已硬化的道路能绿化的路段全部实现绿化,县级以上公路实现100%绿化,乡村公路实现85%以上绿化。省级试点村100%实现村屯“四旁”绿化。目前乡镇自来水普及率76.5%,村屯自来水普及率55.8%。农村房屋砖瓦化率7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6亿元,增长30.9%。实现工业总产值322.2亿元,增长58.8%,其中,轻工业产值140.1亿元,增长53.4%,重工业产值182.0亿元,增长63.2%,新产品产值10.8亿元,下降0.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计量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时 464398 22.8 塑料制品 吨 44925 1319.0 水泥 吨 3143061 96.0 机制纸及纸板 吨 68787 64.8 小型拖拉机 台 8211 33.4 家具 件 41434 37.2 精制食用植物油 吨 81000 19.8 大米 吨 1714772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