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3.4亿元,同比增长28.1%,分别比全国、全省高4.3和15.1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分别完成投资252.0亿元、6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46.3%。从投资方向看,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建设投资等快速推进,其中,民间投资达181.0亿元,同比增长17.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2%;城镇建设投资完成205.4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6%;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6.4亿元,同比增长71.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7%,同比提高7.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均保持增长。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5.6亿元、138.7亿元和20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8.2%和42.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9.3:36.2:54.5。 ![]() 2010年全市各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单位:万元 行 业 投资额 同比±% 总 计 3834236 28.1 一产业 355677 47.5 二产业 1387535 8.2 工 业 1367482 7.3 建筑业 20053 152.9 三产业 2091024 4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43294 11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2466 25.7 批发和零售业 29834 75.5 住宿和餐饮业 12216 -40.2 金融业 291 -79.7 房地产业 619219 1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8565 21.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233 -38.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83162 60.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2516 14.9 教育 64856 34.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72474 36.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458 44.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1440 -19.2 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完成较好。135个市级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岳池县回龙水库病险整治、包南路邻水境内段、武胜街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广安鑫宇电子项目等42个重大项目竣工;华蓥市天池湖水利工程、省道304武胜县城区过境段、兰渝铁路广安段、广安市有色金属产业项目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渠江广安航运建设工程、岳池县麻柳河整治工程、广安区国际汽车城等43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渠江堤防广安段二期工程、升钟水库灌区二期武胜灌区工程等15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6亿元,同比增长25.5%。商品房销售面积21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保障性房源5502套。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持续趋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5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镇实现122.0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城区集聚功能强,消费带动效果好,实现零售额87.5亿元,同比增长19.1%;乡村63.5亿元,同比增长19.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完成27.0亿元、130.8亿元、2.5亿元和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18.4%、59.1%和18.6%。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限上企业培育收效明显,2010年末已发展到505户。 家电下乡销售趋旺。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4.4万台(部),完成销售额5.5亿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6964万元。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与台湾世贸中心、日中经济协会、英中贸易协会的联络机制全面建立。外经外贸发展迅速,新增进出口获权企业13户,出口快速增长,外贸出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48.0%;外贸进口1264万美元,同比增长22.4%;实际利用外资4538万美元,增长10.5倍;外派劳务3310人次,同比增长32.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2亿元,同比增长94.9%。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深度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全面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经贸合作。全年引进项目575个,到位资金308.9亿元,增长49.8%,其中对渝引资占41.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条件日益改善。襄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兰渝铁路境内段加快建设,县县通高速公路。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5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162公里,一级公路76公里,二级公路359公里,三级公路429公里,四级公路7033公里,等外级公路1480公里。航道里程522公里。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18.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3.7%;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0%。 邮电业务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1.4亿元,同比增长22.6%。年末电信固定电话用户4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0.6万户,同比增长23.6%,宽带用户12.9万户,同比增长44.9%。 旅游市场快速升温。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达1040万人次,同比增长21.3%;实现旅游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29.9%。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1处,2A级旅游景区5处。全市现有旅行社达到34家(含旅行社分社14家),全市星级饭店达到20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1.3%,增幅比上年加快10.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其中税收性收入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47.5%,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6.8%,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为97.5亿元,同比增长21.4%。全市实现国税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地税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46.2%。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38.8亿元,比年初增加106.7亿元,增长20.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480.5亿元,比年初增加56.1亿元,增长13.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51.6亿元,比年初增加46.9亿元,增长22.9%。全年全市证券交易额达258.2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有保险公司14家,财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8家。2010年共收保费21.6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财险收入保费4.0亿元,寿险收入保费17.6亿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给付3.5亿元,财险赔付金额2.2亿元,寿险赔付金额1.3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稳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校,下同)1190所,其中民办学校715所;在校学生75.3万人,其中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1.4万人;教职工3.5万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0.5万人;专任教师3.1万人,其中民办学校专任教师0.4万人。 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家庭贫困的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市小学260所(另有教学点707个),在校小学生32.1万人。普通中学280所,其中,初级中学10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8所,完全中学34所;在校学生28.7万人,其中,初中学生20.1万人,高中学生8.6万人;招生9.8万人,其中,初中招生6.6万人,高中招生3.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在校学生5.6万人,招生3.0万人。全年3.2万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高考本科上线1.1万人,专科上线1.6万人;0.9万人报名参加了1.8万科次自学学历考试。幼儿园在园幼儿8.3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