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南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20 衡阳市南岳区统计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良好。全区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多次组织区内摄影爱好者多次上山进行集体采风拍摄活动,举办“南岳之春”、“雁城衡阳寿岳衡山”等大型摄影图片展3次;举办“和风衡州·祥云寿岳——南岳区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衡岳知青联谊会演”2场次;举办2010年中华茶祖节.南岳春茶祭典活动、“名人品名山”系列活动;筛选和自创12首精品歌曲,着手制作MP3试听碟;广大文艺工作者共创作各类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雕刻、音乐作品900多篇(幅),在市以上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楹联、曲艺作品60多篇,书法、美术、根雕作品30多幅,摄影作品200余幅,出版了《诗意南岳》、《衡岳风骚》等书籍,启动《南岳衡山》风光画册的组稿、评审工作。全年组织广场公益电影140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56场次;全部建成27个村、9个居委会的文化共享信息网络,并实现了市、区、乡、村四级即时联网;完成了14家农家书屋建设,全年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1次、组织读书活动15次、送文化下乡6次、文化信息咨询服务45次,有力推进了“文化南岳”建设;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网吧及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组织大小检查8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350人次,清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2个次,行政处罚违规经营文化场所15家次,有效打击了各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净化了文化市场。同时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区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98%,数字电视用户达到8300户。

卫生事业成绩突出。年末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83张。卫生技术人员45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37人,注册护士180人。全区有33164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为96.15%。全区共计补偿 3304 人次,补偿金额为408.96万元,基金使用率达88.08%,受益面为 9.96 %,实现统筹区域内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63.66 %。全年共监督检查公共场所111家,监督覆盖率100%,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94家(新办37家、核证57家),无一违规。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10485人,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9015人。建设农村卫生厕所600座。发放常见疾病保健手册4000份,宣传资料13000余份。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一年来,举办了第七届大众运动会,组织了“跳绳、趣味自行车、80米迎面接力等比赛;参与承办了第六届南岳衡山自行车国际登顶赛;组织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拔河等项目的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极大地丰富了我区群众文体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了全区人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同时坚持以打造“公益体彩、诚信体彩、时尚体彩”为总体目标,切实抓好体育彩票的销售工作。全年共销售体彩200余万元,促进了体彩事业的发展。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总人口为56610人,其中城镇人口23382人,农村人口33228人,人口城镇化率达41.3%。全年人口出生率10.13‰;人口死亡率3.7‰;自然增长率6.43‰。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33.9元,同比增长12.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779.52元,同比增长15.67%。农民人均纯收入7478.43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现金支出5958.1元,同比增长9.91%。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共有8651人参保,其中:机关事业2961人,企业5654人,新增参保人数2126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601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38人,城镇居民累计登记参保人数10788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103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29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障金等社保金确保了按时足额发放。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1870人,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0人,新安置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5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完成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0人。职业再就业共培训1060人,取证人数501人。

城、乡低保对象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全区低保人数总共2275人,其中城镇居民900人,农村居民1375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26403人次,合计300.4万,城乡低保覆盖率达到100%。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