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南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十七大、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一心,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创先争优,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质量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7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7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12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520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12.3:73.5调整为13.2:12.6:74.2。受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13.3%、83.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3.4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升3.22%。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林牧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11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总产值16803万元,增长4.7%;林业总产值2293万元,增长1.6%;牧业总产值13276万元,增长3.3%;渔业总产值669万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70万元,增长13.7%。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072万元,比上年增长4.1%。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千2.67公顷,增长0.75%;油料种植面积0.11千公顷,增长37.5%,蔬菜种植面积1.21千公顷,增长10%。全年粮食产量达15807吨,增长0.56%;油料产量197吨,增长26.28%;蔬菜产量40102吨,增长9.53%。 全年出栏生猪7.35万头、肉牛0.1万头、肉羊0.26万只,家禽39万羽,分别增长8.1%、42.9%、0%、1.8%。肉类总产量达6225吨,增长11%,水产品产量595吨,增长0.3%,禽蛋产量753吨,增长12.2%。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速加快。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525.42万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0万元,增长11.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33720万元,增长16.1%。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辖区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97.8万元,增长8.2%。商品房销售面积7425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5%,增幅全市第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036万元,比上年增长39.1%,人均投资完成19084元。其中:全区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351万元,增长40.6%;房地产开发投资1643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28个,完成投资8.67亿元。包括省高管局国际生态旅游酒店、禹王路建设、西城区建设、兴隆水库项目、南岳高速坪上互通至方广路连接线工作、城区道路改造及美化亮化项目、数字化景区项目等,为我区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日益活跃。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727.6万元,比上年增长28.3%。从行业类别来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558.4万元,比上年增长33.4%;零售业现实销售额72778万元,增长24.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8230.8万元,增长6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160.4万元,增长31.4%。从销售单位所在地来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11.6万元,同比增长3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16万元, 同比增长18.2%。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全区接待游客达420.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09万人,同比增长11.42%,其中团队游客507652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5.8%。旅游总收入达2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4%,其中门票收入18497.7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98%。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了6%。全区年末客运汽车拥有量165辆,货运汽车拥有651辆,客运承载客位3380位,货运承载吨位2126吨;全区拥有免费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2辆。 邮电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2.1万元,同比增长14.2%;电信业务总量12772.59万元,同比增长11%。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1874户,比上年增加214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31258户,比上年增加217户。年末拥有互联网宽带用户7621户。 七、财政、金融 财税收入稳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5650万元,增长47.15 %。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741万元,增长20.82%,上划省级收入1196万元,增长29.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713万元,增长50.79%。财政总支出40019万元,增长17.84%;一般预算支出32849万元,同比增长40.19%。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4963万元,比年初增加20035万元,增长9.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7905万元,增加19461万元,增长14.0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8491万元,增加33721万元,增长61.57%。短期贷款余额14122万元, 负增加2742万元,负增长16.26%。中长期贷款余额71368万元,增加33462万元,增长88.28%。存贷差136472万元。 八、科技技术和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不断发展。2010年全区科技经费投入共计340.48万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0.18万人。争取省科技厅项目1项—南岳衡山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争取资金4万元;争取省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1项—南岳健安雷笋协会雷竹推广,争取资金20万元;争取市科技局项目4项,共争取资金12.5万元;安排区本级科技项目24项,投入项目经费35万元。全年完成抗震设防确认审批件13件,对新建六层以上房屋做到了逢建必审,有力提高了我区房屋的抗震能力。全年完成知识产权专利申请15项。 教育事业日趋成熟。年末全区拥有学校36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民办特色学校2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10所、公办小学20所。公办在校中小学生总共6373人,其中:初中1037人,高中769,小学4567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313人。小学巩固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9.67%, 全区幼儿一年学前教育入班率达99.8%,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86%;小学毕业率和就读初中比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率达升学率为86%。“普九”达标、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的实施,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